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光明日報2月5日署名文章:為國家立心 為民族鑄魂——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紀實
光明日報記者 王斯敏 謝文 張春麗
每個走向復興的民族,都離不開價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礪奮進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撐。
這種追求,雖百折而不撓;這種力量,“最持久最深沉”。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進、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在人的心靈裏搞建設”,久久為功,馳而不息。
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以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為基石,以歷久彌新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滋養,強基固本的靈魂工程建設,凝聚起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彰顯出日益強勁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托舉起跨越百年的光輝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提煉、提升、提振——尋找“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築牢“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
2012年11月29日,國家博物館。
面對“復興之路”展覽呈現的壯闊歷史,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提出“中國夢”,並莊嚴承諾:“到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黃鍾大呂之音,富民強國之情。
在舉國熱望與世界矚目中,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又一段壯闊航程。
然而,這艘揚帆航行的巨輪,面對的並非“潮平兩岸闊”。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前,能夠充當“壓艙石、定盤星”者,唯有堅若磐石的核心價值觀。
從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語重心長的論述中,可以窺見黨中央對核心價值觀作用的清醒認識——
“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三個倡導”,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精神旗幟昂然樹起。
三年來,無論治國理政事務如何繁雜,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視作重大戰略工程,毫不鬆懈。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形成和發展——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二十九次的主題均與核心價值觀建設緊密相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內涵、作用等,在治國者們的學習與討論中愈加清晰。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並全面闡述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原則、途徑和方法,對這一“鑄魂工程”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
“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新的偉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週年招待會講話中指明的那樣,提煉並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提升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在國家治理中的層次地位,提振全體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進取信心,新一屆黨中央精準發力,用非凡的中國精神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
自信、自覺、自立——抓住價值觀自信這個“關乎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以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抵禦錯誤思潮侵擾
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
“理想信念就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如何帶領全國民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的答案之一,是“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價值觀的核心要素。對理想信念的堅信、堅持與堅守,源自內心價值觀的自信、自覺和自立。
精當表述背後,是黨中央對價值觀問題的長久思考與不懈求索。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多次強調的那樣,增強價值觀自信“是關乎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有自信才會有自覺,有自信才會有清醒,有自信才會有定力”。對自身的價值觀信心堅定,方可始終保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價值觀並非無本之木,而是有根有源;自信並非憑空而來,實為有理有道。
我們的價值觀,根源自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凝聚的“膽氣”——
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喜人,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價值觀自信。
我們的價值觀,根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偉大成就奠定的“底氣”——
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地位仍然穩定,經濟“新常態”下備感艱辛卻砥礪前行的三年,驗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這條道路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外來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們‘獨創的’,是一條人間正道。”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充滿力量,揭示了這條道路的獨特魅力。我們的價值觀,根源自中華傳統文化滋養的“志氣”——
“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明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係,並通過考察曲阜孔府、過問貴州孔學堂辦學情況、了解《儒藏》編纂等不斷提醒國人:傳統中有我們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氣底蘊。
一手“培土夯基”,穩固傳統文化之根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倡導優良家風。“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2015年除夕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特意強調。家教家風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2016年1月1日實施的《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廉潔齊家,自覺&&樹立良好家風”上升為黨員領導幹部的基本要求。
培育鄉賢文化。鄉賢文化是中國君子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根植鄉土,蘊含著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力量。十八大以來,各地既重“古賢”又重“今賢”,重構鄉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風,激勵向上向善,有力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紮根。
重視傳統節日。十八大以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秉承“長中國人的根、聚中國人的心、鑄中國人的魂”宗旨,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讓傳統節日成為愛國節、文化節、道德節,情感節、仁愛節、文明節,彰顯了節日文化內涵,樹立了節日新風。
一手“撥雲見日”,破除錯誤思潮之迷障,在西方價值觀攻勢面前巍然不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每個關鍵詞,既根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充分吸取了現代人類文明的優秀思想,“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與西方價值標準有著清晰分野——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目標,與“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緊密聯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廣闊前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取向,與國家、公民兩個層面上下銜接,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根本遵循;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準則,外化為道德建設與行為準則,體現了社會文明水準與國家精神風貌。
堅定的價值自信,紮根于中華大地。 任爾千磨萬擊,不懼狂風亂吹。
落細、落小、落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
認識的深化與昇華,帶來行動的提升與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與踐行更重頂層設計、更富內在驅動,滲透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浸潤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盡顯其“為益之大,收功之遠”。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閱兵現場。
300余名抗戰老兵組成的乘車方隊率先經過天安門城樓。蒼蒼白髮,熠熠勳章,微微顫抖的軍禮表達著對祖國強盛的敬意。掌聲如潮水般涌起,淚水模糊了無數雙眼睛。
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這是2014年2月底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後,我們第二次以國之名悼念逝者。首個公祭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公祭儀式併發表重要講話。
“愛國”,世人深知這份情感的可貴。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把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核心價值觀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4年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最高人民法院。
“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憲法和法律,忠實履行法官職責,恪守法官職業道德,遵守法官行為規範,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為民司法,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40余名來自最高法和地方法院的模範法官面向憲法和國旗莊嚴宣誓。
此前一個多月,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中國法治新時代。
此後,黨中央秉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原則,一面健全有效防範和及時糾正冤假錯案的工作機制,重鑄法治底線,一面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用善法良策的剛性約束有力支撐核心價值觀建設,強化人們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
2016年1月3日,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通過媒體公佈269名“老賴”名單,限制他們進行高消費,某歌手赫然在列。1月4日,法院執行法官即收到該歌手的還款彩信憑證。
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指導和推動下,有關部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用反面典型警示人,把歪風邪氣壓下去。“兩高”出臺打擊網絡謠言的司法解釋,一批網絡“大謠”認罪服法;中央文明委印發《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通過曝光、限制高消費等一系列舉措打擊各種“老賴”行為,有效遏制了不誠信現象蔓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與踐行,無所不在,無處不有。2015年4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印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分解出30多項重點任務。按其部署,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人們生産生活,融入家庭家風家教”,富有實效的創新手段不斷涌現。
一方面抓好重點人群,穩固核心價值觀的根與魂。
“打鐵還需自身硬”,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必須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好樣本。八項規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打虎拍蠅”……一系列舉措顯著凈化了政治生態,黨員領導幹部&&走正路、幹正事、揚正氣,有效激發了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核心價值觀培育從少年兒童抓起,從青年學生抓起,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為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夯基壘土。
一方面注重全面覆蓋,放大凡人善舉、平凡英雄的光與熱。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時代楷模發佈、感動中國人物表彰,“身邊好人”“尋找最美”……三年來,捨己救人的“最美教師”張麗莉,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的將軍夫人龔全珍等無數道德燈塔在全國挺立,照亮了整個社會的價值星空。道德模範形成了強大的示範效應,學雷鋒、志願服務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風,與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同頻共振。善行河北、安徽好人、感動浙江……從一個身邊好人的凡人善舉,到一群道德模範的身先士卒;從一座城市的好人頻出,到一個社會的崇德尚善。細水長流的日常熏陶,使人們從心底迸發出對善的敬重、對美的嚮往,成為這個時代最引人矚目的精神力量。
一項項治理舉措紮實有力,一個個道德痼疾得以療治。三年來,社會風氣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時代精神風貌開始逐步重塑。高遠的價值追求在切近的現實生活中紮下根須,旺盛生長,支撐起公民的精神高度和社會的文明程度。
交流、交融、交匯——從世界多彩文明中汲取豐富營養,為人類共同價值貢獻東方智慧
1月21日,在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署名文章《共創中伊關係美好明天》見諸《伊朗報》。飽含歷史與情感的文字,盡顯今日中國敞開懷抱、文明互鑒的真誠心願。
今日中國,攜5000年悠久文明精髓對接全新時代。“一帶一路”構想贏得60多個國家響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功開業,加入上百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300多個國際公約,在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五國等重要多邊合作機制中擔任重要角色。隨著朋友圈越來越大,我國提出的“親誠惠容”等外交理念深入人心,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有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倡導引起廣泛共鳴。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引領當代中國,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態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2015年9月28日,紐約聯合國總部。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併發表重要講話。
掌聲如潮,經久不息,傳遞著世界各國對中國領導人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多邊主義、奉行多贏共贏新理念的高度肯定。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思想理念層面的深度挖掘,是對世界各國自覺奉行的價值準則的高度概括。它反映著世界最廣大民眾的價值理想、價值願望和價值追求,是人類處理各類關係的共同準則。
但是,“全人類共同價值”不是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
“普世價值”是和“普世模式”連在一起的,它折射的是某些西方國家的強權和霸道。一些西方國家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宣揚所謂“普世價值”,其實質是推銷自己的“民主國家體系”和“自由體制”,用自己的尺子來衡量世界。他們不管一個國家、民族的意願和實際,要求各文明參照他們的標準進行自我改造和轉型,“普世價值”只是維護其世界統治地位、實現其最大利益的工具。
而在“全人類共同價值”面前,各個國家和民族是平等的,也是自主的。它承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大家都認可的價值觀,大家都在為之努力,但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發展階段不一樣,在追求的過程中有先有後,要正視這種差異。任何國家都不能簡單地否認他國的努力,把自己的模式強加到別國頭上。
“民主和人權是人類共同追求,同時必須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本國發展道路的權利。”2015年9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會見記者時的回答擲地有聲,清晰地表明了中國的立場。
這三年來的理論探索和實踐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內在相通的——
中國文明的發展不是站在人類現代文明之外的發展,而是主動融入、引領世界潮流的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植根于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豐厚土壤,也汲取著全人類共同文明成果和共同價值的豐富營養,它是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價值的昇華和具體體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早已確證中國道路對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啟示意義,彰顯中國道路向前延展的價值理念支撐,也因此成為“人類共同價值”寶貴的智慧資源,不斷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極富價值的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貢獻,也是中國對人類文明包容互鑒所作的鄭重承諾。
這三年來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同時表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本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所謂“普世價值”有本質的區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民主,是人民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自由,是人民民主專政下的自由,是同紀律有機統一的自由;公正,是人人平等、人人享有的公正;法治,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法治……
只有生長于本民族文明土壤中的價值觀,才能對“全人類共同價值”提供文明互鑒的獨特價值;只有代表人類前進方向的價值觀,才能對世界産生感召力和影響力。
從“和諧中國”到“和諧世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全人類共同價值”,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價值共同體”,中國不斷基於成功實踐為世界貢獻理念與價值,也拓展與增進世界各國對中國理念、中國價值的認同。
“亞洲發展的美好願景,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是相通的。”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説。
“中國的夢想不僅關乎中國的命運,也關乎世界的命運。”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
這讓人回想起2014年5月4日,回想起總書記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對“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殷殷期望,回想起總書記那番充滿自信的話語: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薄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這是向世界傳遞的中國聲音,這是向世界表達的中國信心。今天,“十三五”新航程正在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待衝刺,中國迎來了實現復興夢想的關鍵節點。
以中國之名,因人民之托,我們揚高尚精神闊步前行,我們擁磅薄之力堅定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