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全會四論|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料進十三五規劃,關乎人民福祉

新聞頻道 澎湃新聞 2015年10月29日 10:4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習近平再三強調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再三強調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為“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指明方向,而“十三五”規劃不僅決定著國家命運,還關乎每一個中國人具體而微的夢想和福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人民幸福。”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再三強調的“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理念無疑將成為“十三五”規劃所遵循的一個主旨。

  另外,在時間節點上,“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而“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這就要求“十三五”規劃要將扶貧開發工作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堅持實施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方略。

  習近平再三強調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5年7月和10月,中央政治局先後兩次召開會議,確定了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的時間和主要議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兩次會議的新聞通稿都提到了“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5年7月2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今年10月召開,其主要議程之一是研究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會議指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堅持“六個必須”。

  這“六個必須”中,“第一個必須”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隨後,2015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于10月26日至29日召開。

  會議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時再次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事實上,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直是中國共産黨的核心執政理念。

  比如,十八大報告就明確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與此同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習近平再三強調和最為關心的執政理念。

  譬如,十八大召開後不久,習近平就強調,黨領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産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015年5月,習近平在浙江考察時針對“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堅持經濟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習近平再三強調的“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理念也無疑將會是“十三五”規劃所遵循的一個主旨。

  而對於中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而言,“十三五”時期的“人民福祉”肯定還包括脫貧致富。

  “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

  2015年7月2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制定。

  而農村和貧困問題無疑是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大短板,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

  2012年12月底,習近平到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中表示,“儘管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縮小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依然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中國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重要一步。”

  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然要求中央在“十三五”時期加強扶貧工作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舉措等也肯定會寫入“十三五”規劃。

  那麼,未來5年如何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事實上,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已給出了答案,即實施精準扶貧方略。

10月27日,四川內江,東興區就業局駐金龍村運用自身優勢資源,採取“技能+創業”的方式,幫助村民精準脫貧。 東方IC 圖

  10月27日,四川內江,東興區就業局駐金龍村運用自身優勢資源,採取“技能+創業”的方式,幫助村民精準脫貧。 東方IC 圖

  習近平提出的精準扶貧方略將走向世界

  從政以來,習近平就一直十分關心扶貧開發工作。

  2015年10月16日,他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致辭時説,“回顧中國幾十年來減貧事業的歷程,我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上個世紀60年代末,我還不到16歲,就從北京來到了陜北一個小村莊當農民,一幹就是7年。那時,中國農村的貧困狀況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我當時和村民們辛苦勞作,目的就是要讓生活能夠好一些,但這在當年幾乎比登天還難。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習近平接著説,“25年前,我在中國福建省寧德地區工作,我記住了中國古人的一句話:‘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至今,這句話依然在我心中。”

  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習近平走遍了中國絕大多數貧困地區。其中,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並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

  之後,習近平又在各地調研等多個重要場合多次提及“精準扶貧”思想。

  譬如,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實施精準扶貧,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用手榴彈炸跳蚤,錢花了不少卻沒有見到應有效果。”

  另外,2014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等文件,對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等方面都做了詳細規制,推動了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落地。

  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時就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出“4個切實”的具體要求。

  “4個切實”是指“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其中,第二個“切實”包括“六個精準”,是習近平對“精準扶貧”思想的全面闡述,即“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2015年10月16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論壇併發表題為《攜手消除貧困 促進共同發展》的主旨演講。有關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國際組織負責人等300余人出席論壇,聆聽中國最高領導人交流的消除貧困的經驗。

  在演講中,習近平介紹了中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採取的精準扶貧方略。習近平説,“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我們將把扶貧開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大幅增加扶貧投入,出臺更多惠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場機制的益貧性,推進經濟社會包容性發展,實施一系列更有針對性的重大發展舉措。現在,中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採取的重要舉措,就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

  習近平還介紹説,“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産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們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和鼓勵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扶貧。”

編輯:盧玲艷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