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新網10月22日電 當地時間20日,英國以超高規格的皇家盛典,熱烈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境外華文媒體稱,在開放與務實兩面旗幟下,中英走出一條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國之間雙贏交往的典範之路。
當地時間21日,習近平與卡梅倫舉行會談。雙方積極評價中英關係發展取得的成就,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對此,法國《歐洲時報》22日評論稱,簡單的金錢關係,交不了真朋友;利益交換的短期行為,難以擔起“時代”的分量。“道不同不與為謀”。今天中英雙方對開啟一個良好關係的“時代”充滿信心,必然已經成功找到了合作之“道”、交友之“道”。
10月20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倫敦騎兵檢閱場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該文分析,對於“老歐洲”,英美並提,由來已久。一則由於從二戰到海灣戰爭之類的戰爭——英美的並肩作戰使其盟友色彩高於其他西方國家;二則由於英美經濟市場化程度高於歐洲大陸而並稱“真正的資本主義”。
也許恰恰由於英國在這兩點上對中國的“和平主義”與“自由經濟”思考,使其放棄傳統的“政治結盟”戰略,轉向以開放務實主導的新的對華關係戰略。而這兩點,與中國外交方略一拍即合。兩國形成“道同”態勢。這是雙方今年屢次創造多個“第一”的形而上的根源。
文章指出,在開放與務實兩面旗幟下,中英走出了一條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國之間雙贏交往的典範之路。這一成果已經通過習近平的“超級訪問”形成放大效應,不僅將對未來中歐關係發展産生積極的影響,也將為世界各國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國家間的相處之道,凸顯其參照作用。
“黃金時代”的利益紐帶
美國《僑報》21日文章表示,習近平正在親手開啟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不僅以英女王高規格接待獲得外交上的亮眼開局,在務實合作上,帶去300億英鎊大單。
10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唐寧街首相府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這是會談結束後,習近平和卡梅倫共同會見記者。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香港《大公報》22日文章稱,習近平此訪得到了極高禮遇,體現了英方對發展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誠意。高度禮遇背後是英推動中英關係的決心。
分析表示,中英關係進入黃金時代不是口號,而是體現了中英經貿發展的互補性,以及雙方對彼此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作為世界第二和第六大經濟體,中英在經貿領域具有互補性。在製造業領域,英國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經濟主體部分是服務業,基礎産業出現了空洞化現象;而中國作為後起的工業化國家,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穩居全球價值鏈的中游,並在高鐵、核電、汽車等一大批産業和裝備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這就決定了中英可以展開互利合作。
中英關係平衡發展
《澳門日報》22日社論《中英走近大勢所趨 》援引學者觀點指出,價值觀和政治上的分歧對中西關係究竟意味著什麼,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影響21世紀國際關係的面貌。中英正試圖進一步擺脫既有觀念和經驗,探索中西合作新的高度和深度。這種努力是整個人類的正能量,對這種努力的騷擾和挑釁在道義上是輕佻的。
10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唐寧街首相府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當前,包括歐洲各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家正進行一場拉近與中國關係的比賽。緊隨習近平訪英步伐,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有望分別訪華。英國與中國走近是大勢所趨,只不過,英國再一次在西方大國中先走一步。
台灣《中國時報》22日刊發文章稱,習近平訪英攜帶300億英鎊投資案大禮,是在為中國經濟成長新動能鋪路。當前,中國資本輸出大國地位,配合“一帶一路”規劃,正在展現“兩大轉變”,一是“中國製造”向“中國投資”轉變;二是“人口紅利”向“資本紅利”轉變。
台灣《旺報》22日文章稱,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中國面向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中英關係的全面改善與發展當然應該肯定,甚至還讓人有點羨慕。
香港《明報》22日文章引述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尼布萊特分析説,英國正嘗試從小夥伴做起,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此過程中,英國須在與美國、歐盟等傳統關係基礎上,找到正確的新平衡,尤其是掌握好英美關係以及英中關係的平衡。
美國《世界日報》21日社論則指,英國似不願再做美國的跟班,它有脫離歐盟的慾望,想同中國交好,再次拾起大國尊嚴,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