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8日接受路透社採訪,回答了10個方面的諸多問題,在網絡上引起強烈關注,不少話語因生動、形象、精闢、深刻,更是受到網友熱捧。通觀7000多字的答問長文,路透社記者問得懇切,把英國民眾乃至國際社會關切的諸多問題拋了出來;習主席答得坦誠,有什麼話説什麼話,可謂坦誠交心。
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勢下,當中國走進世界舞台中央,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世人的關切和打量。回避關切目光,回避關鍵問題,只會引來更多疑慮,難以贏得認同。習主席答問不回避敏感問題與矛盾,把中國怎麼想的和怎麼做的,都真誠地擺到桌面上,開誠布公地告訴了世人。“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努力,不是想成為所謂的‘世界警察’,更不是要取代誰。”“南海是中國對外經濟往來的重要通道。中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南海和平、安全、穩定。中國不願看到南海生亂,更不會主動製造混亂”,這樣的直陳既觀點鮮明,又道理明白,讓世界了解中國,更讓世界接受中國。
習主席的答問,説理透徹,形象生動。在談到有人對中英合作抱有這樣那樣的疑慮時,習主席用家庭待客之道來形象闡述,可謂深入淺出。在回答中國政府採取國家補貼等方式,支持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拓展,對其他市場主體是否公平的猜疑時,習主席將心比心:“中國政府的作用是為企業爭取和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公平的制度框架。這是各國政府都會做的事,而且西方國家做得比我們好。”在回應中國在氣候變化中的責任時,習主席用賽車作比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歷史責任不同,發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異:“有的車已經跑了很遠,有的車剛剛出發,這個時候用統一尺度來限制車速是不適當的,也是不公平的。”
“中國願同英國一道,秉持包容開放、合作共贏理念,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領域,更好造福兩國人民”,習主席行前答問引起廣泛關注,預示著金秋5日英倫之行,將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為中歐關係全面推進注入新動力。也深刻表明,中國所秉持的包容開放、合作共贏理念,所追求的和平發展價值,正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同,迎來更多好朋友。(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