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5年10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10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國面向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10年的開局,駛入發展快車道的中英關係開啟“黃金時代”,將書寫怎樣的雙邊關係新篇章?
中歐建交40週年,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踏上新征程,將為國際新格局注入怎樣的新內涵?
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滿載“十二五”纍纍碩果的中國列車,正在奔向令人憧憬的“十三五”新階段,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新變化?
聚焦習近平主席的金秋5日英倫之行,人們將看到一系列情景生動、內容深刻的答案。
(一)
不尋常的“信使”來訪,拉開2015年中英關係盛事的序幕。3月2日,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將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邀請函送到北京,鄭重表示女王邀請並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訪英。
這一天,習近平主席深刻論述了中英兩國發展雙邊關係的重要意義——“中英兩國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擁有廣泛共同利益,肩負著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責任”,“今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中英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兩國加強交流合作必將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剛剛過去的10年,中英關係歷程呈現了大量令人鼓舞的收穫,預示著更多值得期待的進展。
英國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對華合作的“西方首次”,中英關係的密切性、全球性和示範性一步又一步彰顯。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表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發達國家中第一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成立中國在亞洲地區以外的首個人民幣清算中心,支持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英雙邊貿易額早已從2005年的不足400億美元躍升至2014年的808.7億美元,雙邊人員往來2014年突破110萬。
英國政府多次表示,中國發展是英國的機遇而非挑戰。曾許諾“英國將做中國在西方世界最強支持者”的英國首相卡梅倫不久前再次表示,英國堅定致力於發展對華關係,願成為中方最開放的合作夥伴。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英國應該是“中國在西方的最好夥伴”,英中兩國合作進入“黃金十年”。
正如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所言,“開創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非朝夕之功,而是‘水到渠成’”。當前中英友好合作奔涌向前的潮流,正是點點滴滴的行動不斷匯聚起來的。
兩國高層往來密切,雙方建立了總理年度會晤、戰略對話、經濟財金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等幾十個對話機制,在貿易、投資、金融、文化、人員往來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英國《經濟學家》寫道,從英國首都倫敦的金融區金絲雀碼頭打車到英格蘭銀行的所在地,你會覺得好像是在中國。中國的銀行與企業在這裡隨處可見,正是中英經貿關係最突出的體現。
愛丁堡的動物園裏,來自中國的大熊貓“甜甜”和“陽光”永遠是最耀眼的明星。“甜甜”不僅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海外大熊貓”,還一度被列入英國廣播公司的“年度女性榜”。
文藝舞臺上更是異彩紛呈:被譽為英國國寶級舞臺劇《戰馬》的中文版成功完成在中國國家話劇院的亞洲首演;中國愛樂樂團登陸倫敦逍遙音樂節,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演奏改編自崑曲的小號協奏曲《萬年歡》……
人們正在熱切期待中英關係樹起又一座光彩奪目的里程碑。白金漢宮最高禮遇,金融城鋪上紅地毯,契克斯莊園敞開大門。“我們非常期待中國國家主席的國事訪問。英國政府正在為習近平主席的來訪精心準備。”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之言熱情洋溢。
(二)
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説,英國希望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好的朋友,習近平主席的這次訪問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不僅會促進中英關係,而且會帶動中歐關係向前發展。
中歐關係正進入承前啟後、成熟穩定、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4年習近平主席的暖春歐洲之行,訪問了德國、法國等歐陸國家,深刻系統闡釋了中國對歐外交的立場和主張,指明了中歐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的戰略方向,增進了歐洲人對中國的認識,拉近了歐洲國家同中國的心理距離。中國氣質深深感染了歐洲民眾,當地媒體發出“北京很遠,但又如此之近”的讚嘆。
今年,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歐洲客人時多次指出,中歐要繼續推進中歐四大夥伴關係落地生根。如今訪問英國,又一個歐洲大國,又一片合作熱土,更讓人們感嘆中歐正身處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毫無疑問是利益高度交融的命運共同體。
中歐戰略對接穩步推進。今年9月,在第五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上,中歐雙方簽署《關於建立中歐互聯互通平臺的諒解備忘錄》,促進中國的“一帶一路”與歐盟的“泛歐交通運輸網”等互聯互通倡議間協作。在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看來,“歐洲在‘一帶一路’上發揮關鍵作用非常重要”,因為“當今大多數的國際政策是面向世界的,試圖解決問題、應對危機,而‘一帶一路’則是高瞻遠矚的,尋求以積極的姿態轉變現有世界格局”。
英國《金融時報》不久前發表的文章寫道:“2015年,荷蘭鹿特丹港迎來了第一批經由鐵路運抵的中國集裝箱。這一陸上路線開通後,海路大約60天的貨運時間被縮短至約14天……惠普等公司已經利用新路線從中國工廠向歐洲客戶發貨……現代版的‘大篷車’已行駛起來。”
中歐經貿合作不斷提升。不久前,中國電商阿裏巴巴對外宣佈,將在意大利、法國和德國開設“大使館”,希望將自己定位為歐洲商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戶”。這一決策是在中歐經貿合作不斷突破的背景下作出的。2014年中歐貿易額突破6000億美元,比40年前增長了250多倍。歐盟連續11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距離《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承諾的“2020年中歐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目標越來越近。
中英經貿合作在中歐經貿合作的大盤子裏,正日益成為一個亮點。曾經,中國駐英大使非常坦率地向英方提出,在開展對華合作方面,英國已經落在一些歐洲國家後面。時至今日,“落後”的局面已經開始改變。今年8月,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宣佈,過去5年中,中國對英投資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長。英國現已成為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幾乎佔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總額的30%。僅去年一年,中國企業就在英國啟動了112個項目,創造了近6000個新的穩定就業崗位。英國前外交官布朗甚至套用中國理論點評當前中英經貿合作:“不管白貓黑貓,能創造就業就是好貓。”
中歐人文交流不斷擴大。教育、科技、文化、媒體、青年和婦女領域,正在成為中歐交流合作的新亮點。2014年,中歐人員往來接近600萬人次,首次超過中美人員往來規模,平均每天約有1.6萬人、70多個航班穿梭于中歐兩地之間。截至2014年底,歐盟28個成員國建有122所孔子學院和203個孔子課堂,中國高校已開設歐盟全部24種官方語言課程。中歐青年交流活動成為雙方建交以來最大規模的人文交流活動。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在布魯塞爾劇院、在馬德里街頭,春節慶典讓“中國年”成為中歐共同的節日;在歐洲許多高校,對中國的研究和漢語的學習成為炙手可熱的課程;從凝結著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到展現中國風韻的歌劇《圖蘭朵》,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讓歐洲民眾沉醉。
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歐洲也在實施結構性改革。雙方改革進程之中蘊藏著豐富的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增長點。核能、航空航天、汽車等傳統領域合作,科技創新、綠色環保、農業食品、衛生醫藥、可持續發展、城鎮化等新興領域合作,正同時傳遞出中歐經貿合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勃勃生機。順著“一帶一路”、亞投行的願景望去,能夠看到整個歐亞大陸攜手發展、共創繁榮的興旺景象。
(三)
中國同英國、同歐洲的關係從歷史中走來。回望近代以來一百多年,以至過去五百多年的歲月,可以發現中國和西方的關係歷經了何等巨大的變化。
中國同英國的關係,是近代以來中國同世界關係,尤其是同西方關係的一個縮影。中國近代的恥辱是從英國艦船的隆隆炮聲中開始的。一個西方新興工業大國用堅船利炮打碎了天朝的世界中心之夢,也由此喚醒了一個古老東方國家獨立富強的現代化之夢。
然而,時代變了,中國清醒地認識到這種變化,並且牢牢把握住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中國奮發圖強實現發展,沒有像以往的列強那樣,以自己的強大來反制那些曾經侵略、壓迫過自己的國家。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改變了長期主宰國際關係史的“零和遊戲”規則。
一個發展起來的中國,日益成為機遇創造者。競相抓住中國帶給世界的機遇、同中國一起合作發展,正是當今世界一大潮流。一年一度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舞臺上,中國與英國之間展開的互動頗具象徵意義——英國選手連續5屆在“漢語橋”全球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曾經的總決賽特等獎獲得者、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畢業生蔣思哲如今正在北京創業。在他看來,通過中文學習這把鑰匙,可以打開的不僅只有一把鎖。
2l世紀的今天,人們應該在什麼樣的思考框架下審視中英關係、中歐關係?回答這一問題時,越來越多有遠見的人士開始從國際格局演變、全球治理變革等宏大視角出發,強調中英關係、中歐關係的重大全球影響力。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在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多邊不要單邊、要對話不要對抗等事關全球穩定的關鍵性問題上,雙方有著重要共識。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經濟體,中歐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中歐乃至亞歐兩大洲深化互利合作、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創造了重要契機。作為東西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歐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國主張“和而不同”,歐盟強調“多元一體”,雙方共同努力,有助於使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新風尚,促進人類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歐洲外交“宿將”、歐盟前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在其文章《中國與全球治理》中提出的觀點頗具代表性——“毫無疑問,過去20多年最具有結果意義的事態發展是中國的崛起”,“中國進入多邊主義進程對於歐洲來説是好消息”。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隨著中歐在各自的改革之路上砥礪前行,雙方互利共贏合作不斷增多,中歐關係必將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給全世界創造更多福祉。
(四)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心胸有多寬,合作舞臺就有多廣。”習近平主席2014年訪問歐洲期間作出這一論斷,對於中英關係、中歐關係迎著當前良好勢頭繼續穩步發展,有著重要啟示意義。
當然,中國與西方國家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雙方關係不時也遭遇雜音、噪音,甚至是干擾、破壞。這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西方一些人的“心胸”尚不能容下一個發展壯大的中國,更談不上與這樣一個中國平等合作、共謀發展。
把人們隔離開來的往往不是千山萬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們相互認知上的隔膜。意識形態的偏見、現實利益的誤判,讓一些人看不到中英、中歐相互尊重、攜手並進對於雙方乃至世界皆有裨益的事實。
尊重彼此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對於任何雙邊關係發展都是一個基本條件。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歷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有著清醒認識和高度自覺。然而,在西方,始終有一部分人,習慣了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優勢地位,喜歡以居高臨下姿態對他國發展走向頤指氣使。在英國,有人甚至在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上指手畫腳,全然不顧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於這些做法,無論是出於情感,還是對於國家前途命運的理性思考,中國人民都斷然不能接受。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企業在全球産業鏈的位置不斷上升,而歐洲經濟因債務危機而陷入較大困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不能失去理性。過去幾年中,光伏産品貿易風波一度使中歐貿易往來變得敏感複雜。事實證明,貿易保護主義純屬短視之舉。
處理中歐關係,離不了戰略定力。在歐洲遭遇困難的時候,中國沒有因為歐債危機而唱衰歐洲,而是始終致力於同歐洲同行共進,強調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隨著中歐經貿往來規模和深度不斷提升,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雙方要堅持通過平等對話和友好協商共同管控經貿問題。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歐雙方要加強在改革等方面對話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理念貫穿中歐合作始終。以這一富有遠見的思想為引領,中歐關係就一定能繼續保持穩定、實現發展。
(五)
北京與倫敦,橫跨8個時區,相距8000多公里。但山海之隔,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向對方伸出友好臂膀。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橋梁,正在雙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造。
10年前,以中國古代著名的愛情故事《梁祝》為主題的一座中式園林在英國亮相,讓絡繹不絕的英國遊客領略到華夏文化獨有的優雅氣韻,在當年漢普頓皇宮園林藝術花展大賽評比中名列第一。10年後的今天,雕花窗和月亮門後的“蝶戀亭”與繁花似錦的西式園林交相輝映,成為兩國友好的象徵。
7個月前,“很小時候就對中國抱有濃厚興趣”的威廉王子來到中國,去上海開啟英國創意節,去雲南領略獨特文化。“此訪對我個人富有教育意義。”他告訴習近平主席,“我願為兩國友好合作,特別是青年交流作出自己努力,使兩國青年加強相互了解,更多了解世界,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真誠的話語,代表了英國青年人的共同心聲。
此時此刻,涌動在英倫三島的熱切期待,再現了去年春天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大陸時的熱情。人們清晰記得,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論述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闡釋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暢談對人類文明的哲思……一次次高屋建瓴、推心置腹的演講,受到歐洲人民高度評價,中國和平、可親、文明的形象深入人心。
如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所説,唯有相互交流我們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燈。今天,中國人民正在穩步實現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歐洲人民則追尋著幾個世紀以來對持久和平繁榮的渴望。中歐雙方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我們相信,中歐人民彼此走近,東西方兩大文明深入交流,必將碰撞出新的火花,讓人類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偉大事業綻放光彩。
金秋時節,人們共同見證中英關係開啟“黃金時代”,共同見證中歐關係歷史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