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習主席接受美媒專訪:
開誠布公,從容自信: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行動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胡 勇
在啟程訪美前夕,習近平主席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書面採訪。面對美國主流媒體的“尖銳”提問,習主席開誠布公,從容自信,堪稱一次成功的輿論造勢與公共外交行動。雖然作為高潮的“習奧會”尚未登場,但在中美雙方長時間的精心籌劃下,輿論有理由相信習主席此番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一定會取得纍纍碩果。
然而,如果對比2012年2月習近平上一次對美國的正式訪問,不難發現兩次訪問的背景已發生微妙的變化。彼時美國人更多是用“好奇+期待”的目光注視中國下一代領導人的“暖身之旅”,並力爭彼此都留下一個好印象。如今,華盛頓則是用更加挑剔的眼神來審視習近平這位強勢的合作夥伴兼競爭對手,對中國近年來全方位的崛起更是五味雜陳。因此,習近平主席此行除了收穫掌聲,也將迎難而上,直面挑戰。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爾街日報》的採訪只是一次“預演”。
眾所週知,去年“瀛臺夜話”以來的中美關係雖總體穩定,但風波不斷。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雙方在南海、網絡安全等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上的摩擦有加劇之勢。一些憂心忡忡的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甚至發出了中美關係正處於“臨界點”或者中美將爆發“新冷戰”的警告。進入下半年,隨著美國大選黨內初選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美國政客又把中國作為靶子。儘管其中不乏博眼球的成分,但一定程度上也惡化了中美關係的輿論氛圍。
如何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中的上述分歧或“雜音”?有一種習慣思維是片面強調“以和為貴”,“大局為重”,少談甚至避談矛盾。其結果是有可能表面上花團錦簇,皆大歡喜,卻留下長期的後遺症。而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建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雙方就必須正視所有可能導致中美衝突和對抗的因子,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加以建設性的管控,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更不是説一套做一套。習主席行前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就提供了一個正面的示範。
縱觀《華爾街日報》的12個問題,幾乎涵蓋了當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所有“興趣”。特別在有關中美關係的部分,無論是挑戰以美國為主的全球治理結構、伊核朝核問題,還是南海島礁建設、網絡間諜紛爭,個個都是敏感又棘手的難題。其中自然有諸如“中國威脅論”等人為操弄的因素,但也不排除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解與猜忌。顯然,“不值一駁”,“不予置評”或者打太極都不是理想的回應方式。
面對上述難題,習主席沒有回避閃躲,而是知無不言,用事實來答疑解惑,充分體現了此次“增信釋疑之旅”的題中應有之義。比如他講到:“中美兩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佔世界五分之一。這兩個‘大塊頭’不合作,世界會怎樣?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再比如,“一個家庭還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中美兩國難免會存在一些分歧。……對可以解決的問題,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以建設性方式善加管控,防止激化或升級,防止對兩國總體關係和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合作大局造成干擾”。
熟悉中美關係的朋友都知道一句“名言”:“中美關係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這固然是由一些結構性因素決定的,但中美“破冰”已43年,建交已36年,兩國既合作又競爭,已然是常識與常態。未來中美關係能否不要太壞,然後儘量向好的面向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國能否理性、務實、成熟地看待和處理彼此矛盾。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習主席已經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就看美國領導人能否相向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