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 彰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 為世界提供中國公共産品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外交講話,展示出新時期中國外交思想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深邃的哲學內涵。其中一個顯著特點是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梳理和分析習近平總書記相關的系列講話可以發現,他非常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運用與發展,善於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來觀察世界形勢,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來把握世界大勢,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來指導中國對外政策的理論與實踐。
習近平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並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代表團審議中曾談到,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這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與“三個自信”的內在關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習近平以中國古詩詞為例講:“古詩文經典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因此要不斷傳承下去”。
在複雜的世界局勢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問題上,習近平指出,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會水土不服,甚至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他引用《淮南子》“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來説明這個道理。在另一次演講中他説“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言語極為生動。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要堅定不移走下去。他説,雖然前進的道路還很艱難,但“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今後的奮鬥目標。
在把握世界大勢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上,“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習近平説,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要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和各種制約,讓各種發展活力迸發出來。當今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中國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實現更大發展,根本還要靠改革開放,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隨著改革不斷推進,中國必將發生深刻變化,並將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國際關係中踐行正確的義利觀問題上,習近平強調,“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在國際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在2014年11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中國外交要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特別是對那些與中國長期友好而自身發展任務艱巨的周邊和發展中國家,要更多的考慮到對方利益,注意多予少取,絕不損人利己,以鄰為壑,如此才能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在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問題上,習近平指出,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追求和平的夢,追求幸福的夢,奉獻世界的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是和平,是進步,中國會盡己所能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反復重申,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永不擴張,這是對國際社會所作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鄭重承諾。他將和平比作空氣、陽光和雨露,“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各國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
在推動實現“命運共同體”的國際關係新理念問題上,習近平指出,在當今國際形勢下,各國之間已然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這就不能“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應實現合作共贏,因為“合則強,孤則弱”。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就應該樹立牢固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他多次引用老子之語指出,“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強調各國要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實現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縱觀習近平外交思想可見,“命運共同體”理念可以説是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全面的運用和最與時俱進的發展。他在多個重要場合闡述“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把中國與世界、把不同文化背景與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融為一體,使制約和阻礙合作共贏的各種問題和因素得以有效減少或化解。習近平先後提出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巴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等,這反映了習近平對國際秩序構建的全新視角,體現了中國外交的靈活、創新、包容與務實。
蘊含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習近平外交思想引經據典,內容豐富。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傳統經典或文學作品,有些來自於中國常用的成語、諺語或格言,還有些是其個人基於傳統文化的創新。這些引用凸顯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觀,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智慧的結晶,也深刻體現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關聯性: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中國傳統文化通常把各種事物視為關聯性的存在,認為它們之間存在一種有機聯絡。世間萬物都是在這種關聯性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不斷變化、共同發展,這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特點。
正是認識到事物都相互關聯,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協調與合作。習近平指出,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聯絡越來越緊密,相互依存度越來越大,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基於這樣一種判斷和把握,習近平提出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使合作共贏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普遍適用原則。
動態性: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觀念和政策創新。傳統文化強調事物的動態變化,最具代表性的命題當屬《周易》“生生之謂易”。變化包含創新,這種變易哲學支撐著中華文明不斷與時俱進的發展。
習近平外交思想強調緊跟世界大勢,與時俱進。他引用孫中山之言指出,“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強調順應時代潮流前進才是明智之舉。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艱巨的發展任務,今天的中國在處理對外關係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觀念及政策創新。習近平指出,“不日新者必日退”,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倡議。這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創新發展。“一帶一路”傳承了古代絲綢之路精神,是對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亞投行”與中國倡導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金融和經濟秩序一脈相承,與中國致力於使自身發展有益於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的國際關係新理念一脈相承。
互補性:要互學互鑒、見賢思齊、海納百川。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概念都存在互補關係,如乾坤、日月、剛柔、陰陽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陰陽。《周易》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二者的互補互動構成了世界。儒家的“一物兩體”,道家的“無為”與“有為”,佛家的“出世”與“入世”,都説明了事物之間互補的重要性。
互補性強調互學互鑒。習近平強調,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生生不息,就是得益於見賢思齊、海納百川的學習精神。他多次引用孟子之言指出“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眾多宗教,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明。每一種文明都是人類共同的寶藏。文明是多彩的,因多彩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
在出訪演講中,習近平經常恰到好處地引用東道主國家的諺語、名言或者詩人、文學家的名句,經常使用東道主國家的語言問候致意,顯示出他對其他文明虛心好學的氣度。他著重強調,要積極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正確進行文明學習互鑒。
和合性:既要求同存異,也要聚同化異。中國文化的“和合”意指多樣性的統一。和合的核心在於“和”,中華文明本質上是一種“和”的文明,包含和平、包容、開明、開放等多重內容。和合性要求既肯定和接受事物的多樣性,又包容和接納事物的差異性,並將不同的事物融合到一個和合體中,這就是“和而不同”。
和合性要求找準事物之間的同,以“容”的胸襟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化解異(分歧或矛盾),從而使雙方實現和諧發展。求同存異一直是中國在處理與其他國家關係時的立場和主張。比如在中美關繫上,習近平多次強調指出,寬廣的太平洋足以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他指出,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要從六個重點方向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把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落到實處,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更好的惠及兩國人民。
習近平外交思想不僅強調求同存異,也主張聚同化異。面對世界上諸多國家間紛爭或全球熱點問題,中國日益承擔起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以“和合”的智慧來勸和促談。
比如,中國外交以實際行動支持阿富汗局勢的三重過渡,積極參與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在烏克蘭問題上兼顧各方利益關切,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提出“三個堅持”,在巴以衝突上提出五點和平倡議,在與周邊國家有爭議的海洋權益問題上主張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依據國際法,通過對話談判尋求和平解決。
整體性:樹立世界眼光,認清和把握長期趨勢。從整體而非局部來把握事物的性質、聯絡及其發展規律,是中國哲學文化的顯著特點。整體思維的集中體現是“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天地萬物共同構成和諧共生的整體。
首先,整體性要求把謀求自身利益與尊重他國或他人利益放在一個整體中加以綜合考慮。習近平指出,只有各國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錯綜複雜的安全挑戰,才能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世界,任何負責任的國家都要從世界的整體、而非一國之私或一己之私來制定和實施外交政策。習近平外交思想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胸懷。
其次,整體性要求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在2014年底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認清世界發展大勢,是一個常做常新的重要課題。中國的發展要樹立世界眼光,善於在各種紛亂複雜的現象中發現事物的本質,尤其要認清和把握長期趨勢。這是基於他對歷史傳統和現實形勢的總體把握,顯現出一種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整體戰略觀念。
為世界提供中國公共産品
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影響和干擾中國和平發展的因素還很多,障礙也不少。近年來,西方輿論關於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責任論”等聒噪不斷,除了別有用心地惡意炒作,部分原因在於其對中國歷史、文化和現實缺乏基本了解。
和平發展不僅是全球發展和中國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積澱的必然要求。儒家提倡仁愛、仁政,主張用仁愛的精神來實現“天下大同”。墨家創始人墨子深諳戰爭之道,但他提出的兼愛非攻思想則更執著地追求和平。道家的無為、無爭也體現了一種和平思想。老子提倡“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于天下……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莊子提出“齊物論”,主張萬物平等和諧相處,可謂是“道法自然”的和平論。兵家雖然以戰爭為研究對象,但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本質上也是主張和平的。
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準確把握當今世界變化發展的大勢,習近平外交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不僅給中國外交明確了方向,也給世界提供了妥善處理國家間關係的應有之法。比如,在理論上習近平外交思想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
在實踐層面,習近平外交思想基於互利共贏的原則提出一系列倡議:中國推動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並把這一理念落實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各個方面;中國積極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在不結盟的原則下廣交天下朋友;中國借助亞信平臺提出亞洲安全觀,進一步豐富了總體安全觀的內涵;中國構建全方位、開放型對外合作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歐亞大陸共同發展注入新活力。作為其重要支撐,亞投行的成立將提供強大動力。
在多邊領域,中國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在全球熱點和地區爭端問題上積極促和、勸和、維和;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推動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合作等全球性問題。中國的上述倡議不僅是出於中國自身的需要,更是著眼於世界各國的需要,是中國秉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産品。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發展給亞太和世界帶來的機遇和利益是巨大的。“達則兼濟天下”,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或便車,中國願以自身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讓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成果,共襄區域合作盛舉。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必將繼續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LW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
文章刊于《瞭望》2015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