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習近平出訪特刊:合則強,孤則弱

新聞頻道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 2015年05月09日 11: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一)合則強,孤則弱

  5月7日,在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俄羅斯報》發表題為《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

  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朝和平與發展目標邁進,更應該努力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合則強,孤則弱。”合作共贏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我們應該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匯合點,樹立雙贏、多贏、共贏新理念,堅持同舟共濟、權責共擔,攜手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重大自然災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合則強,孤則弱”,這句引言出自《管子》,原句是:“夫輕重強弱之形,諸侯合則強,孤則弱。”意思是説,關於國家輕重強弱的形勢問題,各諸侯國能夠聯合起來就強大,彼此孤立就弱小。

  《管子》一書,集中體現了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的思想。管仲在齊桓公時期擔任國相,他積極推行改革、成功富國強民,使齊國強盛于其他諸侯國。管子對於齊國的重要影響力,被稱作是“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

  “合則強,孤則弱”,出自《管子》中的這句話,也正體現了諸侯割據、各國對峙的形勢之下,國家之間的相處之道。

  (二)合縱連橫

  從管子任相時的春秋、到秦大一統前的戰國,諸侯國局勢又發生了變化,此時活躍在華夏版圖上的以七個國家為主,稱為“戰國七雄”,其中齊國、秦國的實力最強,總有虎視眈眈吞併他國的野心。為了對抗齊、秦大國對其他國家的欺壓和兼併,縱橫家便倡導各國聯合起來抵抗一個共同的強大帝國,這種外交和軍事策略,就叫“合縱”。

  而到了秦國獨大的時期,著名縱橫家、外交家蘇秦,遊説列國,使六國結盟“合縱”,共同抵禦秦國的稱霸之路。所以説蘇秦是兼佩六國相印,他一手締結的合縱聯盟也確實卓有成效,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兵出函谷關。

  “合眾弱以攻一強”,這就是“合縱”戰略,也就是管子説的“諸侯合則強”,戮力同心、結盟同好,合作共贏、防止霸權。

  而秦國之所以最終吞併六國,是因為秦相張儀敏銳地看出了六國之間存在的不同心、不同德之處,於是以“橫”破“縱”,他提出“連橫”策略,擊破了六國“合縱”結盟。秦國採取“遠交近攻”之法,拉攏和利誘地理位置較遠的國家,而攻打和蠶食處在周邊地緣的國家,逐漸勢大獨霸,六國也瓦解消弭。

  “事一強以攻眾弱”,這就是“連橫”策略,也就是破解盟國之間的合作。等到各國真如管子言“孤則弱”,便去逐一擊破、最後強國獨大。

  “合縱連橫”也簡稱“縱橫”,就是指由戰國形勢而産生的軍事外交策略。

  (三)同心同德,自強自信

  後人讀史,從諸侯割據的戰國局面聯想當下的家國形勢和國際態勢,總有以史為鑒的感嘆。其實“連橫”能擊破“合縱”,不在於這兩個策略本身孰是孰非,而主要在於結盟國家之間的力量分化、信任缺失、不團結不互助。

  誠如唐代杜牧《阿房宮賦》所言:“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而宋代蘇洵《六國論》也如是説:“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六國破滅,在於自身抗敵之力不強而又同盟之心不堅,那就只有自取滅亡了。

  “合則強,孤則弱”,對於當今的國際相處之道亦是如此。面對霸權主義的國家,如果各國能在通力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強化自我發展,同心同德結盟、自強自信生存,那麼國際關係中的多元共生、和平共處,則可成鼎立安穩之勢、則可期互助和諧之態。穩定和平、互利共贏,是人民之福、家國之福、世界之福。

  (文/曹雅欣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

編輯:王玉西 責任編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