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學者觀察:習近平“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形成的歷史背景

新聞頻道 人民網 2015年03月10日 20:1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萬鵬)“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國,無疑是中國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將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重大戰略佈局的一環,標誌著依法治國按下“快進鍵”、進入“快車道”。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與“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佈局?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談到,“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是基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已近在咫尺這一歷史背景提出的,是黨在探索的經驗、積累的規律基礎上的整合。

  “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形成的歷史背景

  “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是基於怎樣的歷史背景提出的,施芝鴻認為,最重要的背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已經近在咫尺,黨中央考慮怎麼樣才能夠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成得更好。通過深入總結了2002年以來到現在十多年的時間,經歷了幾屆中央領導集體持續的努力,在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這個問題上所積累的經驗,同時結合本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十八大以後兩年多的實踐當中對這個問題的繼續探索和思考,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相繼提出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歷史性決定,又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面總結了反“四風”、反腐敗的最新經驗而得出的需要全面從嚴治黨,在這一系列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把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後來的十七大、十八大把它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這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幾代領導集體共同積累的經驗和規律加以整合,形成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施芝鴻向記者談到,這個戰略佈局的最初提法是“四個戰略佈局是當前我們黨和國家在新形勢下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我們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要求”。今年2月2日,在中央黨校召開的全面依法治國省部級領導幹部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把它進一步提升為我們黨“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當我們黨對哪一個問題持續探索,積累經驗到一定程度,把握到了它的規律性的時候,也就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完成充滿希望的時候了。

  “四個全面”是黨在探索的經驗、積累的規律基礎上的整合

  “現在,我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積累了幾條經驗”,施芝鴻指出,首先我們認識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提供持續的動力;其次,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針對出現的一些社會治理方面的問題,總結了相關的經驗,又提出了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開全面依法治國,也是不能夠順利建成的;再有,結合著黨內現在存在的這些問題,通過堅持“八項規定”、反對“四風”、高壓反腐這些經驗我們認識到,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領導核心,黨的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作風保證,從這個角度來看,全面從嚴治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説,這“四個全面”是在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探索的經驗、積累的規律的基礎上整合起來。

編輯:孫潔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