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出席G20峰會並訪問澳大利亞等三國

新聞頻道 新華網 2014年11月23日 23: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讓互信互利、合作共贏的中國聲音響徹南太平洋

  ——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並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會晤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 11月14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布裏斯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對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行程結束之際,外交部長王毅向記者介紹此訪情況。

  王毅説,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雁棲湖剛剛圓滿落幕。當人們還在回味會議的精彩,憧憬區域經濟一體化美好願景的時候,習近平主席踏上新的征程,用萬里足跡續寫友好合作新篇章,詮釋共同發展繁榮的亞太夢、世界夢。

  習近平主席10天輾轉3國7個城市,開展80余場雙多邊活動,同近40位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往訪國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交流,提出倡議、推動合作、傳遞信心,重大利好消息接連推出。國內外媒體競相報道,評價此訪是中國外交新的里程碑,對亞太、對世界的發展將産生重要而深遠影響。

  一、引領二十國集團合作方向,助力世界經濟復蘇增長。

  世界經濟正進入後金融危機弱復蘇時期,地區熱點問題和非傳統安全因素此起彼伏,發達國家普遍增長乏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出現下滑。本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主題是經濟增長、就業與抗風險,目的在於挖掘增長點,激發新動力,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必須要有驅動力,中國發動了引擎。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每年增量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規模。根據國際組織測算,中國對二十國集團此次制定的全面增長戰略貢獻率高達30%以上。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勢頭,不僅加速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也對世界繁榮穩定意義重大,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習近平主席在會上指出,中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結構更優化,動力更充沛,前景更光明,將為世界提供更多需求,創造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習近平主席傳遞的信息不僅堅定了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也增強了人們對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信心。

  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必須厲行改革創新,中國提供了方案。

  習近平主席介紹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情況,展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積極成效,強調各國要拿出敢破敢立的勇氣,創新發展方式,完善全球治理,做共促經濟改革的發展夥伴。會議呼籲各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金磚國家舉行會晤,協調立場,決定加快籌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機制。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是制約發展的瓶頸。中國在這方面有成功經驗,走在前面。習近平主席強調,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世界銀行成立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中國將通過建設“一帶一路”、開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啟動絲路基金等途徑為此作出貢獻。

  實現世界經濟平衡增長,必須建設開放型經濟,中國樹立了榜樣。

  在布裏斯班,習近平主席介紹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啟動了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強調二十國集團要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保護主義,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經濟全球化潮流下,互聯互通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必由之路,中方率先倡導,大力推動。習近平主席繼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之後,在布裏斯班再次倡導加強互聯互通,促進各國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得到與會領導人積極響應,他們高度評價中國提出的開放理念和舉措,一致認為具有普遍示範作用。

  會上,習近平主席還推動二十國集團成員在能源合作、反腐追逃、抗擊埃博拉疫情、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加強合作。習近平主席在布裏斯班提出的倡議主張,與雁棲湖成果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在中方協調推動下,會議通過併發表聯合公報,充分反映了中方的立場和主張。會議宣佈中國主辦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表明世界對中國的信心和信任。

  二、提升中澳、中新關係水平,推動雙邊合作邁上新臺階。

  澳大利亞、新西蘭是亞太地區重要國家,也是區域合作的積極參與者。近年來,中澳、中新關係快速發展,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已成為兩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海外留學生來源國。兩國都看好中國前景,看重中國機遇,希望同中國加強合作。提升雙邊關係水平符合雙方共同利益,水到渠成。習近平主席此訪立意高遠,以政治上互信增進戰略認知,增強我國同兩國雙邊關係的長期穩定性,以經濟上互利強化利益紐帶,推動雙邊合作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主席同兩國領導人共同宣佈,將中澳、中新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從更高層面作出戰略規劃,為雙邊關係未來發展指明大方向。習近平主席強調,要繼續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增進了解、深化合作,推動雙邊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領導人都強調,習近平主席此訪具有歷史性意義,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雙邊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繁榮。

  在習近平主席關心和推動下,中澳雙方“十年磨一劍”,宣佈實質性結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這將是中國與世界發達經濟體達成的一份全面、高質量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務實、合作、互利精神,給雙方帶來無限商機,從雁棲湖揚帆起航的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在南太平洋設立新燈塔。國內民眾普遍“點讚”,澳大利亞朝野及社會各界一致支持,認為中澳合作將從“礦業繁榮”轉向“自貿繁榮”,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稱之為改變世界貿易格局之舉。習近平主席推動中澳在能礦、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農牧業等領域合作取得新突破,促成一批大項目,中澳全方位、立體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中新關係一直走在中國同發達國家合作前列。新西蘭是第一個同中國簽署並實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6年來,中新貿易額年均增長20%以上。新形勢下,兩國合作要更上一層樓。習近平主席指出,雙方要與時俱進,對接發展戰略,發揮互補優勢,找準契合點,不斷提高貿易投資水平,打造中新利益共同體。雙方同意鞏固提升農牧業等傳統領域合作,加快培育金融服務、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的合作增長點,早日實現2020年雙邊貿易額300億新元目標。兩國簽署合作製作電視片協議,這是中國政府同外國政府簽署的首個電視合拍協議,中新合作創造了又一個第一。

  訪問期間,中國同澳、新兩國共簽署50多項合作協議,涉及政治、經濟、投資、金融、能源礦産、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旅遊、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很多具有戰略性、長期性。中澳、中新還首度簽署南極合作協議。習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亞考察中國“雪龍”號南極科考船,鼓勵中澳兩國科研人員加強交流合作。兩國領導人每次見證簽署文件時間都很長,但習近平主席説,站著時間長是好事,説明要簽的文件多、合作成果多。

  三、深化我同太平洋島國關係,完善大周邊外交佈局。

  太平洋島國是亞太大家庭成員,海洋資源豐富,具有區位優勢,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亞太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主席訪問斐濟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太平洋島國進行國事訪問,在當地引起轟動。斐濟用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隆重儀式表達喜悅之情。習近平主席同斐濟領導人就雙邊關係進行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一致同意保持高層和各級別交流合作,推動中斐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斐濟總統表示,中國是斐濟患難中結交的真摯朋友。斐濟總理強調,做中國的好夥伴是斐濟對外政策的重點。當地媒體盛讚習近平主席不遠萬里而來,體現了中國對斐濟和太平洋島國的重視和尊重,斐濟人民十分珍視。

  在斐濟,習近平主席同8個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共同決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闡述了新時期中國對島國地區政策,強調中方尊重島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支持島國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習近平主席宣佈了支持島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包括將為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今後5年為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等。這些將幫助島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習近平主席還同與會島國領導人分別舉行雙邊會談,就加強農林漁業、礦産、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等領域合作達成廣泛共識,並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與會島國領導人高度評價中方提出的加強雙方合作、幫助島國發展的政策,認為中方同島國的合作舉措實實在在、雪中送炭,契合島國需要。島國希望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他們説,中國是島國的真朋友,島國願做中國的好鄰居。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新西蘭領導人也對習近平主席説,中澳、中新是鄰居。兩年來,習近平主席的足跡遍及中亞、東亞和南亞,中國的輻射力和作用力不斷擴大,中國周邊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延伸。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又拉近了同南太國家的距離,我國大周邊外交佈局日臻全面完善。

  四、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感到中國可親可近。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乃至世界最成功的故事。各國都在研究中國成功故事,關注中國發展道路,關心中國前途命運。中國要順利發展,必須要增進外界對中國的全面了解和正確認知,必須要提升中國的感召力和親和力。

  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期間利用會議、會談、演講等多個場合,講述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介紹改革開放成就,交流治國理政經驗,宣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強調各國人民的美好追求息息相通。習近平主席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入情入理,增進了往訪國對中國的了解,讓世界對中國發展感到放心,讓各國對同中國合作充滿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分別發表重要演講,圍繞中國如何發展、發展起來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等國際上關心的重大問題,闡述“中國夢”,描繪“亞太夢”,既有生動形象的比喻,又有感人至深的故事,還有寓意深刻的道理,都在説明一個事實:中國是個和平的國家,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是機遇。習近平主席講到,中國雖然是個大塊頭,但熱愛和平、需要和平、維護和平。中國越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就越有利。習近平主席重申,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共同發展理念,堅持亞太合作發展。中國真誠願意同地區國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亞太、繁榮亞太。演講現場氣氛熱烈,聽眾不斷報以掌聲和讚許。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説,中國改革開放使幾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中國繁榮富強對世界意義重大。新西蘭總理約翰·基説,新西蘭希望同中國面向未來,攜手前行。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在緊張的訪問行程中,習近平主席專門抽時間會見老朋友家人、看望給他寫信的小學生,撒播友好合作種子,被傳為佳話。在習近平主席推動下,中澳建立省州負責人交流合作機制,中新建立市長論壇機制,中國在澳、新、斐增設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中澳、中新相互承認學歷,澳、新將為中國公民簡化簽證手續,中斐簽署互免簽證協議。人文交流成為我國同三國雙邊關係第三大支柱。

  彭麗媛同志參觀當地學校、博物館,做文化使者,傳遞愛心、增進友誼、促進交流,展示中國獨特軟實力。

  王毅最後説,習近平主席這次南太之行是今年中國外交“壓軸戲”,中國外交贏得又一個豐收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握大勢,主動進取,搶抓機遇,化解挑戰。習近平主席始終從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出發,審視中國同世界互動關係,思考和平與發展問題,把中國命運同世界命運相結合,把中國發展同世界發展相結合,把中國機遇同世界機遇相結合,運籌帷幄,決斷千鈞。習近平主席遍訪各大洲,提出新理念、推出大手筆、建立新機制,彰顯中國特色大國戰略和外交藝術,賦予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新的時代內涵。新形勢下的中國外交,佈局更加完善,氣勢更加恢弘,影響更加擴大,道路更加寬廣。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的外交思想和實踐,與時俱進,奮發有為,落實好出訪各項成果,規劃好明年外交工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

編輯:劉志勇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