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跟大大出訪4】和中國合作,澳總理笑得合不攏嘴

新聞頻道 學習小組 2014年11月18日 11: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文| 杜小杜  

  對澳大利亞的國事訪問,從17號起,開始了。

  16號晚上,習大大告別布裏斯班的“G20藍”,飛到了堪培拉——在土著語裏,這是相會之地。那麼,這次是誰不遠千里來相會呢?

  科斯格羅夫總督

  就是前兩天習大大剛到布裏斯班時,趕來接機的這位總督,這會兒又飛到了堪培拉。17號中午在總督府為習大大舉行歡迎儀式,會見、宴會。

  總督先生舉手投足是不是頗有軍人范?戎馬一生的他,很讚咱們的“兵哥哥”:中國軍人是一流的!

  阿博特總理

  這兩天G20,咱沒少給他鏡頭。他也從布裏斯班趕來堪培拉,和習大大談了一上午,下午又陪同演講,共同出席簽字儀式、共見記者、出席中澳CEO圓桌,然後是見證揭牌、歡迎晚宴。

  細心的你發現了?是啊,不少人都納悶,國事訪問,咱們都有慣例的流程:先是歡迎,再是會談,後是簽字、見記者。可在這,你瞧,是談了再歡迎,宴會後再演講,整個一不走尋常路,可能是有深層次考慮吧!

  總督的歡迎儀式,也不走尋常路。檢閱儀仗隊,世界通用標準是元首從儀仗隊前走過一遍紅毯就夠了,但這裡卻是:儀仗隊有兩排,兩排竟然都要檢閱。

  沒想到,走了往返,還沒結束,連湖邊的軍號手都要檢閱一下。

  找找看,習大大走到哪啦……

  反正,不管什麼樣的流程安排,檢驗訪問的標準都要看“收成”。收成好了,其他都是浮雲。

  收成就擺在簽字儀式現場,擺在揭牌儀式現場,那兒就像滿是麥垛的農場,風調雨順,果實堆滿倉!

  中澳雙方一口氣簽了二三十項合作協議。

  習大大晚宴致辭時,這樣評價當時的場景:剛才和阿博特總理我們在簽約儀式上站了很久,但是站的時間越長越是體現合作成果之豐碩。我們要把這些成果落到實處。

  時間長,卻不枯燥,處處是歡樂。簽署的文件太多了,簽著簽著,桌上的筆就不知道哪去了,有位企業家先生自己也沒帶筆,阿博特總理説時遲那時快,刷地一下掏出筆來,救了急。  

  共見記者,他倆相繼談成果。

  在習大大談的時候,阿博特聽到高興處,竟然,自己開心地笑了。可是,阿博特先生,您前面是麥克風啊!這個笑聲傳遍全場,全場也笑了。

  今天真的是個好日子。相比咱們習大大的沉著淡定,阿博特應該是屬於外向型性格吧。共見記者時,阿博特用了一連串的排比:“今天,對澳大利亞來説是好天,對中國是好天,對兩國消費者是好天,對工人來説也是好天”。末了,他“謙虛”地加了一句:我可能講得太啰嗦吧!

  一點都不啰嗦!今天的重要意義,在中澳歷史上怎麼啰嗦都不為過。就挑兩個最大的成果説:

  1、中澳關繫上了一個大臺階: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2、宣佈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對於第2個成果,真是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你我生活。媒體已經開始了鋪天蓋地的解讀,不同的人找到了不同的興奮點,比如新媽媽們看到的是:免稅的澳洲奶粉,兩眼放光哦!

  (1)中澳關係爬上了一個新的山坡,下一步怎麼走?

  習大大在演講中做了規劃:

  第一點講理解:做相互信任的真誠夥伴。

  第二點講合作:做互利共贏的緊密搭檔。

  第三點講人文:做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第四點講溝通:做同舟共濟的和睦鄰居。

  習大大和澳大利亞緣分不淺。1988年第一次來,訪問過除塔斯馬尼亞州之外的五個州和兩個地區。今天他將去塔州訪問,這樣就將走遍澳大利亞所有的州,對澳大利亞的認識就可以更加豐富全面。演講説到這裡,他幽默地加了一句:“不知道會不會發一個證書給我?”現場頓時很歡樂。

  聽聽習大大講下面這個故事,字裏行間童心未泯啊:

  來之前不久,我和夫人收到了塔斯馬尼亞州斯科奇—歐克伯恩學校16名學生的來信。在信中他們描繪了那裏的獨特物産和美麗風光。特別提到了塔胡恩空中棧道、大峽谷,當然還有“塔斯馬尼亞惡魔”,如果去大峽谷呢就可以撿到美麗的孔雀羽毛。這讓我充滿了好奇。

  演講大廳,掌聲+笑聲不斷。

  (解釋一下:“塔斯馬尼亞惡魔”指袋獾, 是一種有袋動物,分佈于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據説,袋獾的外號“塔斯馬尼亞惡魔”是歐洲人取的,因為他們覺得袋獾的叫聲很可怕,聽起來像是被激怒的驢叫聲。)

  好了,習大大是下午四點多鐘講完的,此後一直到晚宴結束,澳大利亞領導人們不停地圍著這些話“發表評論”。

  【阿博特説】

  習主席比我們很多人都了解澳大利亞(你肯定看了習大大的訪澳簡歷了吧);

    習主席看到了兩國相互學習、不斷合作的潛力(一點沒錯);

   ▌中澳的確有不同的體制,一個是年輕的國家,一個是古老的正在民族復興的國家,但兩國正在成為國家關係的典範,和而不同。(讚一下阿博特,和而不同用得不錯)

   我們對失聯的乘客表示哀悼,我向中國表示:在搜救結束前,我們絕不會罷休!(讚澳大利亞,失聯事件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但這個“不罷休”?可能是澳國英翻中,翻重了?)

   如果你走得快的話,你個人可以做;如果你要走得遠的話,你必須一起走。澳大利亞和中國都是這樣。我們都是走向未來,只要我們攜手合作,我們的立場是無限的,我們的成就是無限的。(……這是澳方翻譯講的時候,我做的實錄。聽阿博特英文意思,是想引用習大大那句,“獨行快,眾行遠”,可這位卻翻成了……而且,什麼是立場無限?)

  還有!

  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深刻,我們要用第一次“中澳成就獎”來慶祝這一點(幽默一下)。鄧小平説過“摸著石頭過河”,中國和澳大利亞都要一起渡過一條河。

  【工黨領袖肖頓説】

  很贊同習主席的那句話,一個好的鄰居不是金錢可以交換的。(這句話基本還原了大大的話,“好鄰居金不換”。)

  70年前兩國戰士一起打仗,澳大利亞永遠不會忘記中國的勇氣。我們追求的都是和諧,並不認為建立一個朋友就要放棄另外一個朋友。(這句話説得好!)

  (2)中國如何發展?中國發展起來了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習大大在演講中做了系統闡述。如果習大大演講只講中澳關係,大家顯然聽不過癮。世界人民都很感興趣上面這兩個問題。借著澳大利亞的演講臺,趁著APEC、G20還沒走遠,習大大好好來講一講。

  習大大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大塊頭”,下面這段話,是習大大講話的風格之一:坦誠,真性情。

  “關於這兩個問題,國際社會眾説紛紜,有的對中國充分肯定,有的對中國充滿信心,有的對中國憂心忡忡,有的則總是看不慣中國。我想,這也正常,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是人群中的大塊頭,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塊頭要怎麼走、怎麼動,會不會撞到自己,會不會堵了自己的路,會不會佔了自己的地盤。”

  講中國,他用了三個不動搖:

  中國堅持和平發展,決心不會動搖;堅持共同發展,理念不會動搖;堅持促進亞太合作發展,政策不會動搖。

  其中精彩的話多得很,我就挑出來兩個,這倆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其實呢,真不可貌相。

  構建海洋秩序:海上通道是中國對外貿易和進口能源的主要途徑,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安全對中方至關重要。中國政府願同相關國家加強溝通和合作,共同維護海上航行自由和通道安全,構建和平安寧、合作共贏的海洋秩序。

  陸地邊界問題:對涉及中國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中國人民會堅定不移加以維護。我們主張各國不論貧富、強弱、大小一律平等,這不僅是指權益上的平等,也是指在國際規則上的平等。中國已經通過友好協商同14個鄰國中的12個國家徹底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這一做法會堅持下去。

  地球人都知道,習大大帶領的中國周邊外交,是不惹事,也不怕事。我沒心情再數落某些國家了。你們自己掂量習大大話裏的分量吧!

  和對中澳關係的熱烈反響一樣,從演講結束到晚宴,澳大利亞一直在解讀、評價習大大關於“中國如何發展”的這番話。

  看,連等待間隙都在見縫插針

  【阿博特説】

  中國改革開放使幾億人擺脫貧困,從最基本的生活走向小康,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進步。中國是一個富強的國家,中國繁榮富強對世界意義重大。

  在工商界圓桌對話會上説:我不能作出承諾,發展不會碰到問題。但我可以承諾,作為澳大利亞政府來説,我們要盡力開放,盡力為工商界採取積極辦法。中國有句名言,現在這會兒我想不起來。大概意思就是能夠辦事情,比停滯不前的要好多了。(各位微友,你快幫阿博特想句貼切的古詩詞吧。)

  晚宴時,他説習大大演講很有詩意,那麼他就用詩意來回饋一下:(大意是)梁啟超在返回中國的路上,浪大、雲彩、星星。有的時候會退潮,但我的心情是非常好的……(阿博特在作詩)

  【肖頓説】

  中國從貧困走向繁榮,從經濟封閉落後邁向全球經濟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也説了貧困!看來填飽肚子這件事,給世界的震驚真不小。)

  每次我來到中國,看到一些新的摩天大廈,看到大量光伏、風電,中國更有信心、更包容了。擁有創造性的財富,創造性的能力。

  在布裏斯班,在北京,我們看到一個新的中國。有著良好的國際共鳴。無論是應對氣候變化,還是亞洲基礎設施,無論是抗擊埃博拉,還是全球自由貿易、反恐等等,一旦中國設定目標,他會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領導能力非常強!

  中國的故事,是讓人自豪的、發展的故事。你們國家是有共同命運的國家,中國能讓億萬人實現夢想。

  最後,以肖頓頗有詩意的幾句話結尾吧!大意是:

  跨過山水紐帶

  長城和大堡礁

  中國-澳大利亞

  鄰國、夥伴、朋友!

  為何心情一好,紛紛作起詩來?

編輯:余曉玲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