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光明網評論:訪非之旅,中非合作前景更光明

發佈時間:2014年05月13日 11: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作者:堂吉偉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期八天的訪非之旅,足跡踏至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四國和非盟總部,所到之處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此行鞏固了友誼,深化了合化,拓展了空間,中非之間兄弟般的情誼得到了昇華。互利雙贏和普惠的外交策略,同樣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此次非洲之行,展示了包容的心態。有容乃大。中非傳統友誼已歷經數十年,今年也正是周恩來總理訪非的50年。50年來,中非友誼經歷風雨卻愈久彌堅,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互相包容。在“合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彼此之間的互惠關係,展示了中國“包容一切”的大國氣度。

  此次非洲之行,展示了達濟天下的無私。當地時間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的斯亞貝巴出席中非經貿人文座談會。值得一提的是,當談及中非合作時,李克強向大家憶及其主政河南省時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李克強説,我們不願意看到我們的朋友餓肚子,我們吃飽了肚子,也希望朋友們與我們過一樣的生活。我們將向非洲轉移適合非洲的先進技術。中國是非洲真誠的朋友!真轉讓,真合作,這樣的氣度與胸懷,恐怕世界上還有沒哪個國家,有無此的坦蕩與無私。

  此次非洲之行,展示了中國人的友善。5月6日,在訪問埃塞俄比亞時,李克強為當地白內障治愈患者揭開眼罩。在媒體發佈的照片裏,李克強微微探著頭,小心翼翼的用雙手揭開了病患臉上的紗布,鏡頭捕捉了充滿人情味的瞬間。言行之間流露真誠只是一路行程的縮影,在此刻中國總理為民情懷,超越了國界和地界,把中國人對非洲朋友的真誠關切進行了濃縮和詮釋。

  此次非洲之行,展示了最大的誠意,誠以待人,方可收穫理解與尊重。大國的誠意不是口頭的巨人,而是行動的偉岸。其他任何國家領導人訪問非洲的時候,沒有把非洲放在平等、自主、自立這樣的位置上來談非洲。然而,新時期的中非合作,以461合作框架為主體,卻實現了由輸血到造血功能的轉變, 中非之間的互利互惠,共同發展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重要的是,此次非洲之行為未來的中非合作確立了長期發展的路線。李總理提出的包容性發展的理念,是中非關係的一脈相承,也是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

  今天的中國更加強大,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在中非合作上要有更多的擔當,在促進中非關繫上要更加主動。隨著産業、金融和減貧、生態、人文、和平安全的全面合作與深化,中非的合作必然有深度延伸和廣度拓展,並成為區域合作的典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非洲,非洲的發展同樣需要中國。

  面對非洲對中國發展的關切,總理此行給予了最好的解答,並用包容發展的新模式去譜寫一個新的希望。訪非之旅,開啟中非關係新篇章,中非合作的前景必然更加光明。(堂吉偉德)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