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孟鳳朝:與非洲共享中國鐵路建設經驗

發佈時間:2014年05月13日 1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記者:近年來,我國鐵路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為什麼鐵路企業還要選擇“走出去”?

  孟鳳朝: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給我們“走出去”在更大範圍內配置資源提供了契機,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利用國外的資源、技術和人才。國家繼續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特別是中國政府大力推行“高鐵外交”,我們認為,這體現了一種國家戰略、國家意志,中國鐵路、特別是像中國鐵建這樣的以鐵路為主業的跨國建設集團“走出去”正逢其時。

  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是做強、做優、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鐵建戰略規劃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鐵建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是在全球産業鏈內的調整和升級。積極爭取和有效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努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到2013年底,中國鐵建在境外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約500個在手項目,合同總金額500多億美元。其中,在土耳其、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越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50多個在手鐵路項目,合同總金額超過270億美元。

  記者: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最大挑戰和風險是什麼,中國企業應該如何有效規避?

  孟鳳朝:中國鐵路要走出去,首先就要接軌世界遊戲規則。這是很多企業“走出去”的最大風險。只有融入一方市場,才能獲得發展,才能推行“中國標準”。我們要認真學習、積極貫徹所在國的鐵路建設規範,熟悉所在國有關政策和法律,遵循所在國發展規律,千萬不能有經驗主義,將國內的做法簡單複製到非洲市場。只有在適應當地“水土”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結合實際,將中國企業已形成的技術、産品、管理優勢進行“推銷”。

  海外市場形勢非常複雜。面對多重風險,我們不僅針對每個項目制定了風險控制策略,還不斷完善海外經營管理體制,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我們大力推進海外資源整合,掌握海外文化環境,創新海外經營方式,努力實現商務談判、設計諮詢、施工組織、運營管理等各環節的無縫銜接。總之,企業走出去,不僅要“走得出去”,還要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記者:中國鐵路企業如何在國際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孟鳳朝:我們必須加快融入全球市場,參與更多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市場競爭,逐步實現戰略、運營、管理、文化全球化。要按照區域化、專業化、差異化的發展要求,梳理、整頓、整合海外機構和資源。要不斷提高戰略合作和市場開發的廣度、深度和寬度,工程承包與資源開發建設並舉,聯合、合作與並購重組並舉,在競爭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強化聯合作戰,實現抱團發展,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當前,我們在海外市場大多是工程承包業務,下一步,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的品牌、資金、設計與施工技術優勢、産業鏈優勢,特別是高鐵設計建設的優勢,主動出擊、把握機遇、搶佔市場。要鞏固發展中東、非洲傳統市場,大力拓展東南亞、南美、西亞、東歐新興市場,積極滲透北美、歐洲發達市場。

  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光靠硬實力是不夠的。中國企業要走出去、走得穩,就要實現本土化發展,自覺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尊重其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合規地開展海外業務。積極推行人力資源、經營網絡的本地化。主動加強與當地政府、非政府組織、社會民眾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提升信息披露的水平,樹立“負責任承包商”的形象。

  記者:在海外市場推行“中國標準”的示範意義是什麼?

  孟鳳朝:正是中國鐵路的迅猛發展和相關技術、管理的成熟,誕生了“中國標準”。“中國標準”是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根本基礎、重要依託。推行“中國標準”,毫無疑問將加快中國鐵路建設企業“走出去”,更加廣泛參與更多國家的鐵路建設,同時,必將帶動更多更好的中國裝備走出去。推行“中國標準”,説到底,就是與世界分享中國鐵路建設的成功經驗、成熟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隨著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促進了所在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將極大地促進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並對世界政治、文化等産生深刻影響。

  下一步,中國鐵建將堅持面向全球,著力構建覆蓋全球各大洲的大海外發展格局,更好地推動中國鐵路、“中國標準”“走出去”。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國鐵路“走出去”,與非洲共享中國鐵路建設經驗,分享中國成熟技術地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地加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實現與所在國的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