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世説中國策)
中非合作開啟新航程之二:梯次升級 包容增長——中非經貿合作的演進之路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曹筱凡 傅雲威)在中國工業園中,埃塞俄比亞産的機械設備組裝完畢後,出口非洲地區;借助中國高鐵技術,非洲大陸實現互聯互通,區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速;得益於中國産支線飛機,非洲工薪階層航空出行將成常態……對致力於中非合作的人們而言,這樣的願景不再遙遠。
從低端産品到高端製造、從傳統領域到新興行業,中非經貿合作梯次升級、利益紐帶更趨緊密,讓民眾獲益良多。分析人士認為,中非經貿關係方興未艾,互補優勢與各自潛力將極大提升互惠與包容性增長。
“給予和汲取是中非關係中最令人稱讚的一面,”剛果民主共和國駐美國大使法伊達米提福曾如是評價。高度的經濟互補、發展的梯次銜接,使中非經貿合作在“給予和汲取”中實現了從規模到質量的不斷升級。
2013年中非貿易額達2102億美元,為1960年的2000多倍。中國連續五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非洲則成為中國重要的進口來源地、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第四大投資目的地。
中非貿易高增長的背後是結構不斷優化,從農作物、礦産、土畜産到機電、電子設備、高新技術産品,貿易商品逐步升級。同時,通過投資非洲,中國不僅為國內産業升級、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也延長了“非洲製造”的增值鏈,壯大了非洲製造業的實力和出口能力,實現了以投資促貿易、以貿易帶投資的良性循環。
當前,中非經貿關係升級的效果開始顯現。近年來,非洲的鋼材、銅材、化肥、電子産品等工業製成品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非洲對華出口額增長迅速。2011年,非洲對華貿易順差達201億美元。繼“非洲出産”之後,“非洲製造”正崛起為國際貿易大棋局中的活躍元素。
在非洲基建領域,來自中國的投資和技術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英國《金融時報》社論曾指出,西方在非洲的作為很難稱得上楷模,而中國的投入起到了積極作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非洲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從讚比亞卡裏巴北岸水電站到埃塞俄比亞的AA高速公路,從亞的斯亞貝巴城市輕軌項目到新簽署的尼日利亞沿海鐵路項目框架合同,從國際領先的中國高鐵技術到中國支線飛機,中國資本、技術為非洲造就高標準的港口、鐵路、公路、電站等重要基礎設施,提高了非洲物流、人流、資金流週轉效率,助其突破發展瓶頸。
伴隨中非經貿合作多元化趨勢,雙方合作呈現出巨大的包容性,為改善非洲民生作出重要貢獻。目前,有超過2500家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興業,為當地創造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埃塞俄比亞考察東方工業園時指出,中國願優先向非洲轉移適宜和所需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和優勢産能,增強當地自我發展能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使中非實現互利共贏,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展望未來,中非經貿合作將進入全面升級階段。雙邊貿易規模到2020年有望提高至4000億美元,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向1000億美元邁進。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雄心壯志具備實現的必要條件。渣打銀行非洲區企業及金融機構客戶部董事總經理辟仕文説,未來十年,相對於超過900億美元的投資需求,非洲各國政府目前投入尚不足200億美元,資金缺口巨大,中非合作仍然大有可為。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認為,中非經貿合作漸次升級表明,中國從非洲經濟騰飛中獲取新機會,非洲從中國經濟轉型中取得新能量。隨著雙方合作不斷升級,非洲中産階層不斷壯大,今後中非經貿合作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