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打造中非全面合作升級版——李克強總理非盟演講解讀

發佈時間: 2014年05月06日 02: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領導人視頻集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金旼旼 傅雲威 劉麗娜)三個一極、四項原則、六大工程、一個平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5日在非盟會議中心發表演講,全面闡述中國對非政策主張,描繪合作宏偉藍圖。從“疾風知勁草”的摯友,到攜手共進的夥伴,中非開啟合作新局。

   攜手合作——全球視角下的共贏之舉

   今年正值周恩來總理首訪非洲五十週年。五十年來,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臺上中國和非洲地位巨變。李克強在演講中指出:“今天的非洲,是生機勃勃的非洲,是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一極,全球經濟增長新的一極,人類文明的多彩一極。”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非洲已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力量。非洲在聯合國擁有54個席位,佔聯合國會員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在一些重大問題需要三分之二多數同意的聯合國,沒有非洲的支持,重大議題已很難出臺。

   隨著非洲一體化進程逐步加速,在全球發展、氣候變化、國際治理體系改革等重大問題上,非洲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非洲是全球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在發展中國家群體崛起背景下,中非合作已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有助於提升發展中國家集體話語權。

   在國際經濟舞臺上,非洲國家表現日益搶眼。過去10年裏,全球10個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非洲國家就佔了6個。擁有十億人口,經濟總量超2萬億美元,新世紀以來年均經濟增速超過5%,非洲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市場。

   巴克萊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東尼·詹金斯對新華社記者説:“在經歷多年發展之後,如今非洲國家的社會和政治生態更加穩定,中産階層日益強大,對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快速增加。”在共同看好非洲市場的前提下,巴克萊近期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加強在非洲市場合作。

   201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100億美元,是1960年的2000倍。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對非投資存量超過250億美元,超過2500家中國在非企業為當地創造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非洲進出口銀行行長讓-路易·埃克拉説,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都有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項目。受益於中國等國企業的貢獻,非洲成為繼亞洲之後,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在文化領域,中國和非洲都擁有古老而燦爛的文明,相隔遙遠的兩個古老文明的交流將有助於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的文化話語權,推動世界文化繁榮發展。

   真、實、親、誠——歷史沿革下的交往之基

   習近平主席2013年訪非,提出中國對非政策的“四字箴言”:真、實、親、誠。此次,李克強在演講中提出,為進一步深化中非合作,雙方應牢牢把握四項原則:真誠平等相待,增進團結互信,共謀包容發展,創新務實合作。

   回顧中非交往的歷史可以發現,平等相待、不把自己意志強加於人、不干涉內政、平等協商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這些相處之道已成為中非友好關係不斷發展的基石。

   肯尼亞大報《人民報》就李克強訪非刊發評論文章説,中國對非援助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中國不干涉非洲內政,也不將任何發展道路強加給非洲,而是與非洲發展夥伴關係,幫助非洲建立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談及增進團結互信,李克強引用《論語》中的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相互尊重是政治互信的重要前提,中非始終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團結互信不僅體現在雙邊關繫上,還體現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在聯合國以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問題上,中國和非洲致力於提高發展中國家話語權;在二十國集團和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方面,中國也力主強化其與非洲的交流合作。

   談及共謀包容發展,李克強強調:“雙方經濟的高度互補性和頻繁的投資經貿往來,使彼此難以分離,相得益彰。”中國科技有一定基礎、資金相對充裕、企業對外投資意願強烈,而非洲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充足,因此雙方經濟發展呈現互補特色。

   此外,共謀包容發展還意味著中非合作並非是排他性的。中國支持非洲合作夥伴多元化,樂見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投入,願意在非開展第三方合作。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對新華社記者説:“各國在非洲經貿活動絕非零和遊戲,非洲很大,商機很多,各國完全可以在平等競爭中做大非洲經濟這塊蛋糕。”

   談及創新務實合作,李克強表示,雙方互通有無,合作不局限于能源資源和基礎設施,而應擴展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廣泛領域。

   對於中非合作的創新前景,周永生説:“中非經貿合作經歷明顯的漸次升級特徵。當前,中國經濟升級、非洲經濟騰飛,雙方互補性不斷擴大、深化,體現出明顯的互補優勢。中國從非洲騰飛中獲取新機會,非洲從中國經濟轉型中得到新能量,雙方合作前景無限。”

   合作升級——新形勢下的發展之途

   為打造中非全面合作升級版,李克強提議共同推進六大工程——實施産業合作工程、金融合作工程、減貧合作工程、生態環保合作工程、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和平安全合作工程。他還建議,完善中非合作論壇這一重要平臺,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攜手共創中非關係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

   展望未來,中非經貿發展將進入“提量增質”階段,雙邊貿易規模到2020年有望提高至4000億美元,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向1000億美元邁進。在金融領域,中國對非承諾貸款提供額度達300億美元,對中非發展基金注資額度達50億美元,利用非洲中小企業轉向貸款支持非洲中小企業,與非洲開發銀行建立聯合融資資金,並搭建非洲基建三方合作平臺。此外,中方還將支持雙方加強在跨境本幣結算、貨幣互換、互設金融分支機構等方面的合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普克表示,中國擁有雄厚的資金優勢和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中國對非資本和技術支持有助於當地經濟增長和扶貧項目進展。同為非洲發展的資金提供者,基金組織視中國為合作夥伴。

   在減貧方面,中非合作也潛力巨大。確保糧食安全對減貧至關重要,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高級顧問莫裏斯·羅卡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非盟今後將鼓勵成員國加強非洲與中國的農業技術合作,加快非洲農業轉型升級。

   北京大學非洲研究院研究員黃澤全説,與經貿合作相比,中非文化交流和民間交往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方面需要政府、民間機構和學者合力去做,堅持去做。據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國為非洲國家培訓5.4萬名各類人員,派遣技術人員、青年志願者、農業專家36萬多人次。

   在安全合作領域,非盟委員會副主席姆文查高度評價中國在支持非洲大陸實現和平和安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並期待中國在幫助非洲解決衝突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今後將繼續加強和中國在維護非洲地區和平與安全方面的合作。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