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制度完善、治理推進的過程,也是價值凸顯的過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一定的制度體系,也離不開一定的價值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這就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價值體系是治理體系的重要方面
任何國家都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治理職能,都有國家、地區、基層、組織等層面的治理類型,國家治理是自有國家以來就存在的國家行為。我們所説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明確了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鮮明指向、制度目標和治理目標,把治國理政的制度自覺與治理自覺統一起來,把發揮制度優勢與提高治理效能統一起來,把制度對治理的指引與治理對制度的促進統一起來,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的認識達到一個歷史新高度。
價值是事物及其屬性的功用,價值體系是圍繞特定對象的價值總和。我們所説的價值體系是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價值體系,是維繫一個民族和國家團結統一、生存發展、長治久安的軟實力體系。一個國家的價值基礎、價值要素、價值關係、價值觀念、價值評價等的總和,構成價值體系,如傳統價值、文化價值、思想價值、道德價值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先後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實際上都是在不同階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建設。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表明我們黨在價值體系建設上的歷史性進展。可以説,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基礎和價值內核,決定文化的性質,引導文化建設的方向。在價值體系中,核心價值體系構成了價值體系的基本框架,核心價值觀構成了價值體系的靈魂。隨著構建價值體系的拓展和深化,價值體系將更加豐富和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思考世界社會主義歷史上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全新的社會的經驗和教訓,深入思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一個需要認真學習領會的問題,就是制度體系、治理體系、價值體系的定位及其關係,這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問題。首先,制度統領治理,治理從屬於制度,治理體系存在於制度體系之中。沒有脫離制度體系獨立存在的治理體系,也沒有獨立於制度能力之外的治理能力。治理是制度的有效運用、功能發揮和實踐拓展,因而有著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從根本上説,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創新、完善、實踐的過程。其次,無論是制度還是治理,都是有其歷史、政治、階級、制度屬性的,都是存在著立場、利益、原則、偏好內涵的,一句話,都是有價值定向、牽引、驅動的。價值觀賦予制度和治理以靈魂,沒有無價值的制度和治理。制度體系、治理體系需要價值體系的支持,價值體系貫通于制度和治理體系之中,三者相互配合、協同運轉。可以説,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框架,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治理體系、價值體系三者共同支撐、協調推進、相互促進、形成合力的總體模式和演進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這就揭示了核心價值觀包括價值體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價值體系對於治理體系的規範作用看,價值體系確定了治理體系“為了誰”的價值取向。歷史上有過不同的社會形態和階級統治,也就相應地存在著不同的價值體系。價值體系首先回答的是為誰服務的問題,這就規定了治理體系為誰治理、以誰的利益為治理最高原則的問題。“為人民服務”決定了我們的治理體系是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的治理體系。價值體系確定了治理體系“為了什麼”的價值目標。任何治理都是有目標、有方向的治理,無論是宏觀目標還是具體目標都蘊含著一定的價值目標,都是以價值目標為牽引的治理目標。確定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同時也就相應地確定了國家治理在不同層面的價值目標。治理的完善、方式、效果,都要服從服務於核心價值觀,圍繞核心價值觀而推進,以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評價準則。
國家治理現代化對構建價值體系提出新要求
國家治理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現代化潮流的重要方面,是各個國家依據基本制度框架、歷史文化傳統、社會發展需要,著眼提高治理質量、效能、水準,促進國家有序、協調、穩定運行的治理變革與創新,是對治理的“治理”。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産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社會主義治理模式,指明了“社會的每一成員不僅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生産,而且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管理”的社會主義治理本質,實際上是對資本主義治理方式的否定和超越,是從以統治為本到以管理為本的治理轉變,從人作為生産主體到人作為分配和管理主體的治理轉變。1992年,鄧小平提出再用30年的時間,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的發展目標。提出解決好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現代化目標,實際上就是提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現代化目標。從世界歷史看,形成比較完備的一整套制度往往需要較長甚至很長的歷史時期,對於我國的治理體系建設狀況而言,國家治理現代化在路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持續推進國家治理及其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我們黨已有豐富經驗和重大成果基礎上,更好地把完善制度與推進治理統一起來,顯示出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新品格新風貌。主要表現為完善制度體系,增強治理能力;解放社會活力,深化治理內涵;促進社會公正,提升治理價值;加強作風建設,抓住治理關鍵;等等。例如,以社會公正提升治理價值,就是要抓緊解決由於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問題,使我們的制度安排更好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原則,使我們的國家治理更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時代潮流的趨勢和人民利益的要求。可以説,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相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人民群眾期待,相比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相比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反映和表現,必然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的完善發展而不斷豐富內涵、深化理念。國家治理現代化對構建價值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從總體上説,就是要使這一價值體系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最重要的是堅定道路、理論、制度自信。我們的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這就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相符合、相適應的治理,不是按照西方模式改造中國的治理。這就要求我們的價值體系把“三個自信”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充分反映民族特性,最重要的是要把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我們的國家治理,就是要充分運用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源,決不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充分反映時代特徵,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僅要趕上時代,而且要勇於引領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我們既要學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同時也要在當代世界留下時代印記。中國經驗同樣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創造同樣能夠引領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就是要有這樣的世界眼光和現代意識。
把推進國家治理與構建價值體系統一起來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場新的重大變革。而這一過程本身,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容和進程,即治理現代化。治理現代化的進展、成效如何,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推進國家治理與構建價值體系的融合貫通。
運用法律制度治理國家與運用道德規範治理國家一體化。法治是治理現代化的基石與標誌,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是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與此同時,必須把法治與德治統一起來。德治為法治創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法治為德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對於公民來説,守法既是強制力量的約束,也是道德規範的要求;守德既是自律的要求,也是他律的約束。
有效維護社會秩序與有效整合社會意識一體化。國家治理的一個基本目的,是要保證社會系統正常運轉、社會秩序有效維護。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社會系統正常運轉,既要依靠制度的調節,也要依靠價值觀的調節,價值觀能夠凝聚價值共識、促使團結和睦。社會秩序有效維護,既要依靠有形的力量,如行政、法律、武裝的力量,也要依靠無形的力量,如輿論、思想、道德的力量。
創新社會治理與強化道德約束一體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專門部署了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決定要求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的方針,其中就包含了強化道德約束、規範社會行為、協調社會關係、調節利益關係的舉措。這就使社會治理更加注重群眾的參與、自覺、配合。最近,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韓健老人和打工妹石芳麗的故事。老人被姑娘撞倒受傷,沒有訴諸公安、司法或社區,而是老人諒解寬容不索賠,姑娘辭去工作陪護老人。美德有助於解決治理問題、減少治理成本、達到治理目的。
治理融入生活與價值內化於心一體化。治理是要建立從制度到生活的仲介,治理只有進入實際生活才能實現和完成治理。治理融入生活與價值內化於心必須協調起來,才能收到治理效果,也就是説,治理的價值理念與主導的價值理念必須是一致的、自洽的。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形成有利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氛圍。
(作者為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