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牟鐘鑒:涵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22日 15: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充分認識和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和沃土。如同其他文化一樣,它也有歷史局限性(例如“三綱”説就已過時)和發展中的起伏,但它具有“損益因革”“變化日新”“海納百川”的特質,能夠隨著時代的前進,在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發展創新。

  幾千年來,中華文化鑄造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剛健中正的民族之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和智慧源泉。近代以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富強而奮鬥的團體和個人,都有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修己以安人的志向和抱負,而這些正是中華文化的內在精神。中華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紐帶,使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而未曾中斷,使我國56個民族、兩岸四地和海外華人聯成一家。中華文化至今仍然是所有中華民族成員身份認同的標誌,是無可替代的。

  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傳統美德,主要有仁義、忠恕、孝悌、人本、誠信、中和、廉恥、質樸、勤儉、寬厚、禮貌、重生等,這些構成中國人的基本道德規範,成為深厚的社會道德傳統。中華傳統美德非但不會妨礙現代化事業,而且能給社會改革和現代化進程提供道德支撐。沒有這種道德支撐,社會難以和諧穩定,體制改革不能順利進行,市場經濟不能健康發展,社會矛盾難以有效化解。從實踐來看,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傳統美德發揮了強大的精神支撐作用。

  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灣源頭活水

  從一定意義上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是它的精華的新形態。如:仁義、忠孝、民本、誠信、中和、勤儉、廉恥等,被當今社會上下共同認定為人生價值的核心,成為社會生活中判定是非、善惡的主要標準,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基礎。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還可以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平等、公正、包容、重生的內涵,例如仁愛通和、見利思義、天下一家、以人為本等,使之成為社會共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應只為社會主義者所認同,還要為整個中華民族所認同,對一切愛國人士和民眾起引導作用。因此,它既是社會主義的又是民族的、大眾的。從這個角度説,如果不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銜接,它就很難起到引領全社會的作用,也很難為兩岸四地同胞和海外華人所接受。所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能成為“兩張皮”,而應密切結合。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具有中國特色,在中華沃土上生根開花結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只有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進程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灣源頭活水,持續開展理論研究、宣傳普及和教育實踐,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入人心,並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哲學社會科學界要積極參與其中,擔負起研究、總結、提煉、轉化、創新的責任。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11日 07 版)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