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表述,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核和精髓。面對世界範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面對新時期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歷史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黨在西藏執政基礎,而且對消除不良社會風氣、引領塑造良好社會風尚,堅定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意志,集聚起全面建設富裕和諧幸福法治文明美麗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能量有著重要作用。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核心價值觀的主流
開放和理性的愛國主義,是全球各國的共同價值觀。當美國遭遇恐怖襲擊時,愛國主義迅速回歸;巴西舉辦世界盃時,大力宣傳愛國主義促進全國經濟發展……不管西方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都是主流。沒有它,國家就少了精神支柱,穩定就是一種奢望,發展就會陷入困境。所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應成為核心價值觀的主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要體現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靈魂,具有引領、感召、凝聚、激勵功能,是社會主義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在西藏,要發揮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必須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艱苦奮鬥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深化以愛國、團結、和諧、發展、文明為主題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四個認同”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四觀”、“兩論”教育;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西藏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起到理論支撐、理想支撐、道德支撐的作用,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中,還要引導各族人民形成一種普遍認同的根本信仰。愛國愛人民、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奉獻服務等普遍受到尊崇,也是普遍認同的根本信仰。當前,加強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摒棄歪理醜行,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反對不講誠信和言行不一,引導和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為形成一種普遍認同的根本信仰,還要用大量看得見的事實,突出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人民軍隊好、各族群眾好、偉大祖國好的教育,從而引導各族人民積極投身於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發展路子的實踐中,最大限度地形成各族人民的根本信仰,使其成為各族人民促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精神動力。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核心價值觀的根本需要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時期新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需要。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時代精神,才能使一個民族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時代精神只有與民族精神相結合,才能生根,轉化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動力。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存在、發展的情感紐帶與精神支柱,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旗幟。民族精神是激勵和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撐。對一個民族來説,推動歷史發展的精神動力,首先就是民族精神。這是因為,民族精神可以激發民族成員的歸屬意識、認同意識、進取意識和奮鬥意識,凝聚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從而形成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國各族人民始終保持同心同德、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角度看,其根本宗旨也正是為人們樹立共同的價值認同體系,以維繫民族團結和凝聚民族力量。今天,民族精神也是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是增強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事實證明,要想真正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就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國格,必須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以此為強大精神支柱去推動現代化進程的順利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要旗幟鮮明地樹立起中華民族先進科學的價值觀,通過提高民族精神的價值追求,來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因此,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整個社會形成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要把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貫穿媒體宣傳、文化創作、精神文明創建和思想道德教育等各個方面,使之內化為人們的精神素質,形成強大的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西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緊緊圍繞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隨著經濟全球化、網絡的發展,信息的快速傳遞,特別是國際敵對勢力和十四世達賴集團的滲透和影響,東西方文明的排斥和融合,意識形態領域的強勁挑戰,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形成了強大的衝擊。我們必須對多樣化的思潮進行引領,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包含的最基本、最本質的價值取向,凝練成“民主、公平、和諧、進取”這幾個核心的價值觀,增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培育自強、自信、自尊的中華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傳統文化是民族內在的靈魂和血脈,是民族的身份證明,是維繫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華兒女和睦相處、攜手發展的共同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習近平同志非常明確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相連,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精闢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不可能憑空而來,也不應該完全是舶來品,只有根深方能枝繁葉茂,只有基於我們的文化本真,方可持續開拓致遠。這一理論見解既體現出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又聯絡實際,實實在在地接上了中華文化的地氣。因此,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源。從子曰詩云明處理之道,從志士仁人學民族大義,從家風家訓懂立身之要,從孔子倡導的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和人才主義以及提倡個人修身養性方面人的內心的道德教化,在國家治理方面就是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岳飛的精忠報國,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無一不是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文化精髓,是今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西藏曆史文化的精華中,包含不少很好的價值觀念。比如,松讚幹布時期制定的《十六凈法》有“報父母恩,敬重有德,運慮高瞻,飲食有節,不聽邪説,自持主見,擔當重任,寬宏大度”,《禮儀問答寫卷》有為人之道的10個道德規範與做人的標準,《薩迦格言》則有全社會共同尊崇的與人為善、遵守諾言、誠實守信、尊老敬賢的道德規範,以及《格薩爾王傳》和藏醫學中的倫理思想等,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不失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藏民族身上的具體體現,是仍可汲取豐富營養的精神文明遺産。
倡導基本道德規範是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除了強調上述基本規範外,還有許多豐富的內容,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為倡導和培育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尤其是為塑造良好社會風尚指明了大方向。為塑造良好社會風尚,要牢固樹立和實踐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認識、評價和態度,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麼、反對和抵制什麼,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範。所以,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醜,才能樹立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形成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才能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作者為西藏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