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4年全國兩會,始於3月3日,順利結束於今天,前後共計11天。
在一年365天裏,這11天不算長。我看到電視臺兩會報道的收視率挺高,網站兩會報道的點擊率挺高。這説明了什麼?説明廣大公眾,特別是我們身邊的年輕人們,不只是看《中國好歌曲》的時候、看《來自星星的你》的時候才有熱情。他們正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意願,參與國家的民主政治生活,對國家發展的好與不好提意見、出主意。讓這種參與更加有序、更有建設性,是2014年兩會留下的命題。
今年兩會,最大聚焦點是“改革”。深化改革已是共識,改革藍圖已攥在手上。此時再議改革,議的是什麼?四個關鍵詞
第一個:認知——豐富但不碎片化的認知
移動互聯時代,人人生活在一堆屏幕裏,那裏面滾動著海量的信息。但沉溺于其中的我們,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對改革深層的規律認識,真的很豐富、很均衡嗎?在碎片化的信息包圍中,怎麼讓自己的認知變得豐富起來,不只是某一個人的私事,也事關改革所需要的共識能否更廣泛地達成。
第二個:聲音——尖銳而不極端的聲音
這是政協主席俞正聲今年説的,給人印象深刻。尖銳,是因為直面問題,致力於解決問題,這是改革所需。而所謂“極端”的聲音——誇大個體、局部利益,罔顧全局、罔顧整體利益;改革中一遇到難題,就輕易地掉頭而行,頻繁換道,站不穩改革基本方向;在輿論場上樂於製造極端化的判斷,以嘩眾取寵為最高目標。。。這些極端聲音,于改革不利,于國家不利,于百姓不利。這些極端聲音在改革輿論場上很有點“市場”,但只有喧嘩,沒有營養。
第三個:角色——“監督者+參與者”的角色
改革目標之一,就是在法治的思維和方式下,讓人民有效地監督政府作為。但我們既是改革進程的監督者,也是這個進程的參與者,誰也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治理霧霾污染,政府、企業各有責任,我們監督它們,我們自己也得做點什麼。政府致力於改善民生,並不是政府花錢養著大家,而是兜住底線、創造舞臺、提供機會、維護公平。我們要分享改革成果,但不是坐享其成。
第四個:利益——尊重個人利益,實現共同利益
如果每個人都只是看到自己的利益並希望它最大化,那麼改革改不下去。因為所有人都會成為改革的反對者、受損者。我們提出自己的利益訴求,社會尊重個人利益,但我們都還要看看別人的利益訴求是什麼,看看大家的共同利益在哪兒。兩會期間大家談改革,很多人都在説“利益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能不能找到,事關改革成敗。
改革已改到深處。這是2014年全國兩會面對的時代節點。這“11天”裏提出的新命題,緊緊圍繞著這四個關鍵詞延展開來。11天裏解決不了太多問題,中國的民主政治生活也不只是在這11天裏體現。這些從今年兩會上歸納得來的關鍵問題,讓兩會閉幕後的改革進程,充滿思辨,充滿挑戰。
文/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
搜索更多 【央視評論】這“11天”提出的新命題 的新聞
- 2011-04-28 13:46:40 [視頻]評論:最新人口數據提出發展新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