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北大第一醫院院長:看到同行被打被殺很悲痛 請一定換位思考

發佈時間:2014年03月09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人民網前方報道組)3月9日上午,兩會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二層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徐輝,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請問劉玉村院長。我的問題關於醫患糾紛,我們臺也報過很多相關的新聞,您作為從業超過30年的醫務工作者,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主張?另外,怎樣在制度上建立一個讓患者看病和醫者行醫都能夠比較心情舒暢的環境?謝謝。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首先,感謝您提了一個很有緊張度的問題。我自己是外科大夫,1983年從醫科大學畢業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醫患關係”這個詞兒。這個詞兒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現在也想不清楚。但是我感覺最近十幾年以來,“醫患關係”這個詞兒從出現,一直到在媒體上被在座的各位使用,它的頻率越來越高。特別是最近一個時期,就在“兩會”召開前以及期間,我也是從媒體上看到頻發的傷醫事件。 我自己本人作為一個外科大夫,當我看到我的同事、同行被打傷,甚至被殺害的時候,我的內心裏充滿了悲痛。當我看到一個年輕的醫生,被幾十個壯漢押著遊街的時候,我的感覺是一種憤怒。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什麼感覺,如果被押的這個年輕醫生是您的家庭成員,是您的兒子的時候,您怎麼感覺?作為當事人、當事人的家庭,這種感覺,他脫了白大衣,就是大家當中的一員,我是一個醫生,我不穿白大衣,我也可能是一個病人。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換位思考

  大家想想,我自己作為一個醫院的院長,我感覺到的是一種焦慮,因為我怎麼能夠安撫好這种醫務人員的情緒,他們悲憤,如果由悲憤到了憤怒,再到憤恨的話,他每天接待病人的行醫行為,如果帶到實際工作中去,大家知道會産生一個什麼樣的可怕結果?我的焦慮在這兒。如何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患者服務當中去,作為院長要做特別多的工作。在這兒,我請大家以及在電視機前的朋友們放心,醫務人員這支隊伍是有素質的,是有良心的,也是有愛心的,所以您大可放心,到我們的醫院裏去就醫,那些事件畢竟是局部的,我們這支隊伍還是真心為老百姓服務的,我們會克服困難,忠於職守。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