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滾動新聞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播出六集法治史紀錄片《大理寺》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28日 1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揭秘古代大案懸案探尋中國法治脈絡

  1月26日下午,央視十二套社會與法頻道6集原創高清大型紀錄片《大理寺》舉行看片會。與會專家學者、媒體記者、觀眾代表及《見證》欄目、《大理寺》主創團隊齊聚一堂,為紀錄片《大理寺》播出造勢鼓勁,併為中國法治紀錄片的創新獻計獻策。

  據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見證》欄目製片人介紹,2011年,央視紀錄片欄目《見證》移師12套後,為了與頻道宗旨保持一致,2012年開始,《見證》將欄目宗旨重新定位為"揭秘大案懸案,探尋法理脈絡;記錄故事現場,見證法治變遷",並在當年成功推出了第一個大型法治歷史系列片《百年警察》第一輯《武漢之1911》,受到觀眾好評,並在第三屆全國歷史題材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評選中,榮獲電視系列類一等獎;《大理寺》則是近期該欄目著力打造的法治紀錄片,也是第一次用紀錄片的方式展現波瀾壯闊的法制歷史變遷,體現《見證》作為法治紀錄片欄目的文化自覺。《大理寺》將作為社會與法頻道今年的開年"大片"即將在馬年春節期間播出,也在春節期間為觀眾奉上一道既深沉厚重又意趣盎然的視聽大餐。

  "理"是一種古代官職,秦漢時代,"大理"改稱"廷尉",北齊時,朝廷正式設立"大理寺",由此,雖歷經1000多年朝代更替,大理寺這個名稱從未改變,成為中國古代執掌司法審判的核心機構。

  據《見證》欄目領導和《大理寺》主創介紹,大理寺作為中央最高法庭,是古代司法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沿著大理寺的發展變化可以窺見中國古代法制的變遷。《大理寺》推開了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以大理寺的變遷為主線,篩選足以影響推動司法變化的大案要案奇案,穿插歷史名人的法理故事、斷案奇聞,邀請多領域專家進行座談討論,多次磨合産生策劃草案,確定秦、漢、唐、宋、明、清六朝為歷史坐標,跨越極大,以開放的視角,深入探究封建社會政治環境與司法制度的相互影響,力求打造一部弘揚中華法制文明為主線的司法故事編年史。生動再現古代律法變遷,及其對現代審判制度與法治思想的影響。

  攝製組輾轉山西、陜西、河南、浙江、南京等地實地考察、前期調研。為了重現大理寺真容,挖掘案情始末,本片在浙江橫店影視城選取秦、漢、唐、宋、明、清宮殿群外景,採用寫意式搬演與紀實拍攝相結合手法,盡可能減少影視劇虛構元素,給予觀眾更大的真實想象理解空間,以拋棄影視劇對法史人物戲説的印象,回歸正史。表現古代法證先鋒的斷案實錄,探尋中國法制文明又是怎樣在封建社會中起伏發展。

  像李斯、狄仁傑、王安石、司馬光等歷史名人的法理故事乃至斷案奇聞,都被編導運用真實再現的模式重現。該片再現的古代法治情境輔之以旁白介紹解析,加強法治知識深度,使觀眾在有趣的古代法治故事中,了解古代律法,並藉此對當今社會法律法規産生聯想與思考。

  看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大理寺像一面鏡子反映了古代中國政治司法,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世人幾乎很少從古代法律的的角度審視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該片不僅還原了千百年來大理寺的真容,還探尋了古代著名變法人物的真實人生;並從史料與解説、真實再現與專家訪談的雙重視角,將宏大的歷史事件運用電視手段呈現為可以觸摸的歷史細節,使觀眾可以從感性出發直觀了解古代中國的政治司法活動,由此引發深層次的思考。總之,六集紀錄片《大理寺》在中國法制歷史的影像表達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大理寺》在央視12套社會與法頻道 大年初一(1月31日)至初六(2月5日)每晚23:44分與廣大觀眾見面。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大理寺 央視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