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中國就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提出五點主張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21日 0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月20日宣佈,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邀請,外交部長王毅將於22日赴瑞士出席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20日,王毅就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提出五點主張。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20日表示,希望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能夠達成反恐方面的明確成果,並向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施壓。敘境外主要反對派“全國聯盟”當天宣佈,決定暫停參加即將召開的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除非聯合國取消對伊朗的邀請,或者伊朗接受第一次日內瓦會議公報。19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在伊朗承諾將在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中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後,他已決定邀請伊朗參加將在瑞士蒙特勒召開的這次會議。

  政治解決敘問題應履行“五個堅持”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日在外交部就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接受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採訪。王毅表示,中國主張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應履行“五個堅持”。

  一、堅持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

  中方歡迎並支持于2014年1月22日舉行敘利亞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這是推動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重要契機,中方呼籲敘利亞各方積極與會。

  以軍事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沒有出路。各方都應堅持在對話談判中表達訴求,而不是通過武裝衝突謀取利益。我們呼籲敘利亞各方抓住第二次日內瓦會議的契機,承諾並推動全面、均衡、有效地落實日內瓦會議公報,積極配合和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及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別代表的斡旋努力。

  日內瓦會議標誌著對話談判的開始,它應當是一個持續的進程。為此,有必要確定清晰明確的後續機制,讓對話談判不間斷,政治努力不停頓。不僅要談起來,還應談下去,直至談出結果。日內瓦會議也應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和談的大門向所有致力於政治解決的敘利亞派別敞開,各方積極參與,發揮作用。

  在對話談判期間,敘利亞各方應全面停火止暴,併為此採取可信和可視的行動,包括可首先採取人道主義停火、分地區和分階段停火、脫離接觸等措施,以建立和加強互信。國際社會應該在聯合國框架內為此提供幫助,支持和監督停火。

  二、堅持由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國家的未來

  敘利亞問題的解決需要在國內、地區、國際三個層面作出努力。敘利亞政治過渡進程應該由敘利亞人民主導,敘利亞的未來最終只能由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

  國際社會應堅持捍衛聯合國憲章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致力於維護敘利亞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尊重敘利亞人民的意願和選擇。應在敘利亞各方間採取公正平衡、不偏不倚的態度,不斷為達成政治過渡方案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必要環境,同時應避免從外部強加政治解決方案。要維護併發揮好聯合國斡旋調解的主渠道作用。

  中國重視並支持地區國家在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三、堅持推進包容性政治過渡進程

  這一進程的目標是:停止流血衝突,反對恐怖主義,恢複國家穩定和秩序;確保不同民族、宗教、派別享有平等機會,建立公正合理的權力架構和政治安排,滿足敘利亞人民建設民主、多元、和睦國家的願望;推進敘重建進程;使敘利亞成為維護中東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

  中方注意到,敘利亞各方在立場和訴求上存在著分歧和矛盾。固守立場,只會山窮水盡;互諒互讓,才能柳暗花明。我們希望敘利亞各方從國家前途命運和敘利亞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拿出政治意願,從各自立場出發相向而行,走出一條借鑒國際和地區有益經驗、符合自身國情、兼顧敘利亞各方利益的“中間道路”。

  中方希望敘利亞各方儘早制定政治過渡進程具體安排及合理時間框架,在相互認可基礎上,建立具有完全行政權力的過渡管理機構,並保持敘利亞國家機構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只要是敘利亞各方普遍接受的政治過渡方案,中方都會尊重和支持。

  四、堅持在敘利亞實現全國和解和團結

  實現全國和解,是敘利亞面臨的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全國和解進程是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應與政治過渡進程並行推進,相輔相成。為此,敘利亞各方要更多地釋放被任意拘押的人員;要確保政治進程的廣泛代表性和包容性,使敘利亞各方意見得到充分反映,並切實保障少數族群、難民和婦女的權益;要防止出現基於民族、宗教、派別等的歧視、煽動和報復性行為;要開啟全國和解對話,維護敘利亞國家團結;要尊重和保護各項人權和基本自由。

  五、堅持在敘利亞及周邊國家開展人道救援

  國際社會應加大對敘利亞人民的人道主義援助力度,確保敘利亞境外難民安置及境內有需要者及時獲得救助。敘利亞各方均應根據安理會要求,全力配合聯合國及相關國際機構在所有受衝突影響地區開展人道主義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不受阻礙的準入。國際社會應秉持人道公正和中立原則,遵守聯合國人道救援指導原則,堅持人道問題非政治化,人道救援非軍事化。

  敘總統呼籲成立國際反恐聯盟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20日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他將“很可能”參加今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以謀求連任,同時排除與反對派分享權力。目前敘利亞在反恐戰爭中取得了進展,但過程將是長期且不輕鬆的,現在談勝利為時過早。他呼籲成立國際反恐聯盟,以堅決對抗極端宗派主義和恐怖主義活動。巴沙爾表示,敘利亞目前只有一個對手,就是西方輿論所説的極端恐怖組織。他希望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能夠達成反恐方面的明確成果,並向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施壓,“任何不包含反恐內容的政治決議都沒有意義”。

  在反恐問題上,敘反對派並不認同巴沙爾的觀點。“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全國聯盟”)一直聲稱,“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正在實施有助於巴沙爾政權的戰略,過去兩周內有超過600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被“伊斯蘭國”擊斃。“全國聯盟”主席傑爾巴阿稱,巴沙爾正在利用極端主義與教派問題製造輿論。

  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國家則對極端武裝坐大深表憂慮,英國《每日電訊》20日撰文稱,“基地”組織正在訓練來自美國和歐洲的聖戰分子,科目包括自殺式襲擊與爆炸等,為其將來回到西方發動聖戰做準備。英國方面已經確認有至少500名英國人前往敘利亞作戰。法國內政部19日也表示,發現12名未成年法國人試圖前往敘利亞參戰。據此前法國安全機構的統計,目前有250名法國人在敘作戰,另有上百人正在等待前往敘利亞。

  敘反對派不同意伊朗出席國際會議

  除了在反恐問題上看法不一,伊朗能否與會也成為爭論的焦點。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9日正式邀請伊朗參加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全國聯盟”發言人盧艾·薩菲則隨即于20日宣佈,決定暫停參加即將召開的國際會議,除非聯合國取消對伊朗的邀請,或者伊朗接受第一次日內瓦會議公報。美國也以伊朗未接受第一次日內瓦會議公報為由,抵制其參會。

  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評論稱,“全國聯盟”在參加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上的態度搖擺不定,這實際上與伊朗是否參會無關,原因在於其政治領導人與戰場將領之間的意見分歧。評論稱,伊朗只是一個參會者而非決策者,僅僅因為伊朗而拒絕參會缺乏邏輯性,其根本原因還是“全國聯盟”的內部矛盾,簡言之,戰場上的反對派擁有更大權力,但其代表性未在政治進程中得到體現。

  敘利亞戰略分析人士哈桑表示,“全國聯盟”此前宣佈與會只是想迎合其西方盟友,以便保住來自外界的援助,其在敘境內毫無代表性可言,內部存在著近乎半數對半數的分歧。

  (本報大馬士革1月20日電)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