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程開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蘇吳江人,1941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留學英國,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後,歷任浙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
上世紀40年代初,程開甲先後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嚴格證明、五維場論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與導師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導電性雙帶機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50年代,他在國內率先開展系統的熱力學內耗理論研究,在多年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撰寫了我國第一部《固體物理學》。
上世紀60年代,程開甲建立發展了我國核爆炸理論,系統闡明了大氣層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過程的物理現象及其産生、發展規律,並在歷次核試驗中不斷驗證完善,成為我國核試驗總體設計、安全論證、測試診斷和效應研究的重要依據。以該理論為指導,創立了核爆炸效應研究領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試驗的技術路線、安全規範和技術措施;領導並推進了我國核試驗技術體系的建立和科學發展,指導建立核試驗測試診斷的基本框架,研究解決核試驗的關鍵技術難題,滿足了不斷提高的核試驗需求,支持了我國核武器設計改進和作戰運用。
上世紀80年代,程開甲開創了我國抗輻射加固技術研究領域。在他領導下,系統開展了核爆輻射環境、電子元器件與系統的抗輻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術研究,利用核試驗提供的輻射場進行輻射效應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導建設先進的實驗模擬條件,推動我國自行設計、建造核輻射模擬設施,開展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促進了我國抗輻射加固技術的持續發展,為提升我國戰略武器的生存與突防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
90年代以來,他不顧年邁,仍在材料理論、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繼續進行研究。
程開甲院士畢生在國防科學領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嚴謹求實,崇尚科學,無私奉獻,勇於登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