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圖片説明:29日,一名行人戴面具在北京的霧霾天氣中出行。 李昊 攝
網上流傳的北京“大霧美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雲中的城市”,當西方媒體如此形容剛敞亮了幾天的北京又變“霧都”時,一場“中國該怎麼辦”的討論正變得越來越急促。
空氣立法、減少用煤、提高燃油質量等辦法被人們一股腦兒投進“解決之道”的籃子,等待被決策者挑出。美國《財富》雜誌説,對中國而言,肆虐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危險霧霾顯然不僅是幾記警鐘,更像是對中國高能耗增長模式的“死刑宣判”。
很多人則相信中國不可能再低估污染的嚴重性,改變在預料之中。然而當西方分析家聯想到“中國還有上億人渴望擁有第一輛汽車、第一部空調甚至第一台冰箱”時,他們又不得不調慢預期中國治污的速度,認為根治大霧或許需要幾年到幾十年的漫長跨度。
昨天,多家國際媒體把目光投向28日剛上任的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認為他任內首個“天降大任”般的考驗便是治霧。他的壓力顯然來自於人們這樣的期待:北京贏回藍天的速度至少應快過倫敦上一個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