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中國青年報:網絡謠言氾濫 豈能袖手旁觀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30日 08: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微博成為網絡謠言重災區。”2012年12月,兩份公佈時間相近的關於網絡謠言的調查報告,得出了同一個關於網絡謠言發展新態勢的結論。

  法制網的調查顯示,在2012年出現的網絡謠言中,有51.7%是源自微博,或者主要在微博上傳播。論壇在網絡謠言的發源和傳播中也佔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27.6%的網絡謠言源自論壇或者主要在論壇中傳播。

  而據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對2012年200起網絡謠言案例的抽樣統計,微博為首曝媒體的謠言比例佔到樣本總體的28%,其次為論壇社區(20%)、網絡新聞(13%)。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謠言也成為困擾網民獲取有價值信息的一大阻礙。據我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的不完全統計,僅2012年3月,有關部門清理的各類網絡謠言信息就高達21萬多條。

  今年4月,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出了“抵制網絡謠言倡議書”,希望“廣大網民積極支持互聯網企業抵制網絡謠言的行動,自覺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助長謠言的流傳、蔓延,做網絡健康環境的維護者”。

  許多網友表示,網絡謠言之害不僅在於傳播虛假信息,還會錯誤引導網民情緒。今年7月北京特大暴雨期間,網上關於死亡人數的猜測和謠言一直不斷,甚至有微博謠傳房山一家敬老院受災導致200余名老人傷亡。這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

  有的謠言甚至會帶來經濟損失,比如“滴血食物傳播病毒”謠言、“碘鹽致癌”謠言、“皮革奶粉”謠言等。

  有些謠言則長期佔據網絡。“前幾天家樂福發生突發事件,營業時間所有出入口封閉,原因是一名女士在結賬時孩子突然失蹤。及時報警後,孩子在二樓衛生間被找到,頭髮被剃光,衣服被換掉,人口販子無影無蹤。”

  該謠言雖然已被辟謠多次。但仍以不同城市的版本在微博、QQ上熱傳。據今年環球網所做的在線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受訪網友上過網絡謠言的當。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説,因為存在查證困難的問題,目前追究網絡謠言有一定難度,如何有效監管及遏制網絡謠言成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網絡謠言能夠傳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令網民信服的信息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翁昌壽説,“官方必須建立公信力,成為網民在聽到傳言時首先想到和依靠的消息來源,因此需要在觀念、作風、機制上適應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環境,減少官方信息與網民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對抗性。”

  在具體措施上,多名受訪專家均認為,健全法律、加強網絡管理和網友提高對網絡謠言的識別能力幾方面都很重要。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就被視為在遏制網絡謠言上,官方邁出的重要步伐。

  全國人大代表何幫喜前幾年就開始呼籲要對網絡謠言的危害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要徹底治理網絡謠言,既要打也要疏,要從源頭上制止謠言的産生,“要了解造謠人的心理,對這些社會問題,相關部門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疏導人們的情緒。對於那些惡意造謠、侮辱他人人格、詆毀他人的行為,必須加大打擊力度,給予嚴厲打擊”。

  “除了加強立法、加強監管,個人也應當注意對自己信息的保護。在信息時代,信息在網絡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都有可能洩露,容易成為網絡謠言者的造謠對象。因此,網民提高自身信息的保護意識也很重要。”阮齊林説。

  本報北京12月29日電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