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諾貝爾文學獎爆大冷門 新得主平時要打工(組圖)

 

CCTV.com  2009年10月10日 07: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赫塔米勒短篇小説集《低地》

《風中綠李》(臺版)

  諾獎新得主 平時要打工

  “爆冷”摘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女作家米勒更像是個文學圈的“局外人”

  200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最終得主既不是此前外界預測的最大“熱門”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奧茲,也不是國內學界看好的西班牙作家路易斯戈伊狄索洛,也不是獲獎無數的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更不是呼聲甚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而是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

  這一結果絕對屬於冷門中的冷門。其作品僅台灣引進過一本繁體中文版的《風中綠李》,簡體中文版的作品則一本都沒有引進過,非但公眾相當陌生,國內德國文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也知之甚少;德國文學圈也同樣面面相覷,就連米勒本人在得知結果後也表示,對自己獲獎感到“非常意外”。文/本報駐上海記者劉放

  赫塔米勒:

  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1987年移居德國,現居住在柏林。她的作品大多描繪羅馬尼亞下層人民的悽慘生活,處女作1982年在羅馬尼亞用德語出版,並成為禁書,一時引起廣泛爭議。代表作品有《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光年之外》、《行走界線》、《河水奔流》、《洼地》、《那時狐狸就是獵人》等。曾摘得德國克萊斯特文學獎、卡夫卡文學獎等幾個文學獎項。

  文學圈的“業餘作家”

  赫塔米勒,這位國內公眾此前聞所未聞、連德國人自己也不太熟悉的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12位女性獲得者,究竟是何許人也?

  據悉,赫塔米勒于1953年出生在一個講德語的羅馬尼亞少數民族家庭。資料顯示,其父親二戰期間曾在德國黨衛軍中服役,母親在二戰後曾被關進過勞改營,這種特殊的家庭背景無疑給她以後的創作具有深遠的影響。

  會兩種語言的赫塔米勒畢業後做了翻譯,羅馬尼亞國家安全部想邀其合作,但她拒絕了,之後她被公司開除。隨後,她只能通過在幼稚園教書以及做德語家教謀生,並嫁給了另一位小説家理查德瓦格納。在做翻譯期間,她寫作了短篇小説集《低地》,這篇小説並能在羅馬尼亞出版,但手稿卻在德國出版並引起反響。她還曾多次對羅馬尼亞政府提出批評。1987年,失去工作的赫塔米勒與丈夫移民到德國。

  赫塔米勒的作品著墨于政治現實和社會底層的現狀。北京大學德語系教授李昌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概括赫塔米勒的寫作特點説,“她的作品是一種自白文學,主要還是以回憶往事、反思歷史、描繪那些失去家園的被壓迫者的命運為主。”他認為,隱喻、轉喻、象徵、暗示這些含蓄的表達方法使她的作品與眾不同。不過,李昌珂同時指出,較之十年前眾望所歸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著名作家格拉斯,赫塔米勒更像是德國文學中的“局外人”,在歐洲文學圈子裏只能算得上是“業餘作家”,平時還需要打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學》德語文學編輯杜新華曾在《世界文學》2003年第5期發表過赫塔米勒的一個小短篇《一隻蒼蠅飛過半個森林》。小説描寫了羅馬尼亞一個底層工人的生活經歷,“米勒的作品給我最深的印象在於非常詩意的語言。”但她對於赫塔米勒摘得諾貝爾文學獎一事也表示,“真是個不可思議的結果。”

  相關鏈結: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