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産更高産,是我們永恒的主題。”
---- 袁隆平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譽全球的“雜交水稻之父”。先後榮獲國家發明特等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世界糧食獎”等20多項國際國內大獎,並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他所發明的雜交水稻,被西方專家稱之為“東方魔稻”,比常規水稻增産20%以上,每年因種植雜交水稻而增産的稻穀可以多養活7000萬人口,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人吃飯難的問題。如今,雜交水稻已經推廣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為解決中國人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央視網消息:2016年11月,廣東高濕高熱,在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連綿金色的稻田迎來收割季。
19日上午,風塵僕僕的車隊,一路駛進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雙季稻連片種植示範區,人們簇擁著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從車上下來,緩步走進一望無際的稻田裏。當老人看到藍天白雲下那翻滾的稻浪時,欣慰地笑了!
這位老人就是年屆86歲,在國內國際上都享有崇高聲譽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隆平此次梅州興寧之行,是專程為“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産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成果測産而來。
測産現場,數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作業,隨著超級稻新組合晚造畝産705.68kg(幹谷)的消息傳來,加上早造的畝産832.1公斤,最終年畝産量達到1537.78公斤,雙季稻産量1500公斤的世界紀錄被打破。
“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對袁隆平院士的專訪約在“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之際。這時,袁隆平已經如候鳥一般準時,回到海南三亞的雜交水稻試驗基地。
眼前這位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身形瘦小,皮膚黝黑,一看就是長年在田間地頭作業留下的印記。
“此次雙季畝産1500公斤超級雜交稻攻關項目的成功,代表著中國水稻産量創下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而且本次不僅産量有突破,這個品種的大米質量可以與日本的越光米媲美。”袁隆平説。
50多年前,中國遭遇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身在湖南安江農校的袁隆平親眼目睹了中國大饑荒的慘狀,發誓要解決饑餓問題。就像那只蘋果砸中了牛頓一樣,袁隆平幸運地發現了天然雜交稻。
從“南優2號”到超級稻,幾十年來,袁隆平對雜交水稻不斷改良。雜交稻目前已經覆蓋了全中國和許多國家。僅在中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就達2.5億畝,面積佔比57%,産量佔比65%。2016年來自雲南個舊試驗田的畝産已經高達1088公斤,真正解決了中國人和部分國家的吃飯問題。
在泱泱稻田裏,袁隆平一次又一次創造了人類糧食生産的歷史高度。在奇跡與榮譽中,各種高産稻穀相繼問世,殊不知,在稻穀飄香中,袁隆平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傳奇。
中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糧食産量連年增長,2015年喜獲“十二連增”。尤其是近3年來糧食生産高位爬坡,更是難能可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亮點之一。
也許當年的吃飯問題對如今的中國老百姓來説已經走遠,但是否糧食連年增産,就意味著國家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了呢?
“我國13億多張嘴要吃飯,不吃飯就不能生存,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曾幾何時,中國人有過憑“票”吃飯的日子,方寸大小的一片薄紙,直接關係人最基本的權利——吃飯;“吃飽飯”曾經是困擾我們的一件難事。
“追求高産,更高産,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從2000年到2016年,由袁隆平領銜的團隊共實現了畝産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067公斤的超級稻攻關五期目標。下一個目標將是每公頃産17噸,相當於畝産1135公斤。
然而,糧食安全極為複雜,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過關。一方面,隨著人口增加、城鎮化推進,糧食需求量剛性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1.4萬億斤,糧食增長要趕上消費增加的速度,壓力很大。另一方面,人多地少缺水的國情制約著糧食生産潛力的挖掘,“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影響著農民種糧積極性。
袁隆平表示,“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為主食,特別是中國有超過60%的人以稻米為主食,因此提高水稻産量,對保護世界糧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據專家估計,現在每公頃水稻産量可以提供27個人的口糧,到2050年每公頃産量必須提供43個人的口糧;到2030年水稻産量要比1995年提高60%才能滿足需要。
“世界上真正強大的國家,都是能確保自己糧食安全的國家。”習總書記説,在糧食問題上不能僥倖、不能折騰,一旦出了大問題,多少年都會被動。
所以,儘管糧食已經連續多年增産,但並不意味著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糧食問題,相反恰恰在農業形勢好的時候,更不能麻痹鬆懈,放鬆糧食生産。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那麼,如何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糧食安全之路呢?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於民”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給出的答案。習總書記強調,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適時調整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現代農業要機械化、電氣化,還有智慧化;從管理方面講,它不是單家獨富,土地要流轉,要統一,集中起來搞合作社;經營方面要有層次,有了糧食,有了産品之後,農業要銷售出去;經營也要現代化,它要有企業、公司來運作。”作為農業科學家,袁隆平談起農業現代化興致頗高。
此次華南雙季稻破世界紀錄,對於袁隆平來説算不上稀奇之事,但其特別意義在於,該項目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綠色統防統治病蟲害,符合優質高效的農業發展趨勢。尤其令人興奮的是,這次研發的水稻新品種不僅有産量的突破,而且大米質量可與國外高品質稻米媲美,再次破除了人們對超級雜交水稻“高産低質”的認識誤區。如果這一技術能夠大面積推廣,即使按照每畝年産量提高100公斤算,也將明顯增加我國糧食産量,提高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榮譽是對我們成績的肯定,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還得繼續幹活啊……”袁隆平對榮譽看得很淡,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不僅要讓中國的雜交水稻不斷刷新高産紀錄,還要探索出高産高質的“海水稻”新品種,讓科技成果真正造福國家、惠及百姓。
海水稻是在沿海灘塗的海水裏生長的水稻,經過三十多年試種,“海稻86”具有良好的抗鹽鹼、耐淹等諸多特點,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鹽量千分之六以下的海水中都會生長良好。2016年,海水稻在廣東湛江、山東、吉林等地試驗種植近6000畝,平均畝産超過了300斤。
“海水雜交稻的研發剛剛起步。我們計劃通過三年時間,獲得可抗海水濃度0.6%—1%、畝産産量達300公斤的海水雜交稻品種。2017年,海水稻試驗推廣面積將超過1萬畝。”袁隆平介紹,這項研發將結合最新的、基於遺傳工程雄性不育係的第三代雜交稻技術進行,以提高海水雜交稻配組成功率,解決品種南北方廣泛適應性問題和全球配組推廣問題。
目前,我國鹽鹼地總面積約15億畝,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如果都能種上海水稻,按照目前的産量150公斤計算,每年能多收入300億公斤糧食。這對於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海水稻研究是擴大耕地面積,我們原來保證糧食安全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單位面積産量,劃了18億畝的紅線不能突破。現在有兩條路,擴大耕種面積和提高單産,這樣對於保證我們國家糧食安全,就更加有把握了。”袁隆平自信滿滿地表示。
聯合國2016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庫存在近30年不斷下降,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饑餓人口。如果全世界143億畝鹽鹼地都能種上海水稻,其“世界意義”將不言而喻。
如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有人認為,農産品市場也經歷著巨大變化,消費者在購買農産品時,越來越看重産品質量,所以水稻種植應該注重優質,而不是擴大産量。
對此,作為農業科學家,袁隆平似乎更有發言權:“我們搞水稻品種,過去是以産量為主,質量放在次要地位,當時主要解決溫飽問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光吃飽還不滿足,還要吃好,所以我們也做了戰略調整,既要高産也要優質,在高産的前提下求優質。你光單純講優質,産量不高也不行。我們現在的超級雜交稻産量與質量是並重的,都很好。”
不少人形容袁隆平是“八十多歲的年齡,五十多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心態”,但他也有擔憂,因為現在很多人不願意學農。
他説:“過去的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是非常辛苦的。但現代農業機械化、電氣化、智慧化,無人機打農藥,還有一個藝術化,農産品非常漂亮,田園風光非常漂亮,可以吸引年輕人、城裏人回歸農業。”他希望國家拿出有力的措施來鼓勵年輕人學農。
一直以來,袁隆平有個“小目標”,全世界有22億畝水稻,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都種上了雜交稻,所增産的糧食,按平均每公頃增産兩噸計算,可以多養活四至五億人口。
如今已86歲的老人,始終如一在求新求變的創新路上忙碌著、創造著。科學研究對於他來説,從來不是一種枯燥的學問,一種食之無味的責任,而是一片美麗的天空。他不忘初心,不忘提高水稻産量,解決吃飯問題,保證糧食安全。他希望自己90歲時能看到超級稻每公頃産量達到17噸,希望有更多的高産田,有更好的收成。(央視網記者/張莉 李珊珊 視頻/劉暢 配音/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