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感動中採訪 在學習中昇華
——吳大觀先進事跡座談會暨新聞採訪策劃會記錄

 

CCTV.com  2009年07月03日 08: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在感動中採訪 在學習中昇華

  ——吳大觀先進事跡座談會暨新聞採訪策劃會記錄

  編者按 6月上旬記者們深入瀋陽、西安、北京三地採訪吳大觀的事跡,通過到吳大觀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實地體驗,與吳大觀的同事、戰友、學生、部下、朋友、親人深入交談,一步步走進吳大觀的內心世界,一個高大而親切的愛黨愛國、報國有成的黨員知識分子形象逐漸清晰起來。2009年6月18日,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部機關,舉行了一場吳大觀先進事跡座談會,與會的記者有感而發,暢所欲言,由衷地講述了所受到的教育和人生感悟,深情地抒發了對吳大觀的崇敬之情。以下是記者們的發言摘編。

  參加人:

  中央新聞單位採訪團全部記者

  劉漢俊

  中央新聞單位採訪團團長

  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正局級)

  韓 旭  中組部組織局副巡視員

  謝 俊  國務院國資委黨建局副局長

  殷汝濤  中宣部新聞局一處調研員

  高 梅  中宣部新聞局調研員、辦公室副主任

  任曉寧  中組部組織局四處幹部

  韓 敏  中組部幹部五局幹部

  那春風  中組部新聞辦公室幹部

  張金庭  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新聞處幹部

  高建設  中航工業集團副總經理

  劉洪德  中航工業集團企業文化部部長

主持人: 劉漢俊

  主持人:近幾天來,記者同志們為吳老的精神所感動,以吳大觀的精神來採訪吳老的事跡,令人感動。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個策劃會,其實是一個學習會、座談會、交流會,請大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下一步報道的思路,通過這次交流,把一個人的經驗變成大家的經驗,把一個人的收穫變成大家的收穫,使我們報道的整體效果達到最好。

人民網關哲:

  感謝大家能夠給我這次機會,非常榮幸加入到這次採訪報道的活動中,讓我學習到吳大觀同志的愛國、愛黨、愛事業的革命精神。在整個採訪的路途中,每位同志的眼睛裏都燃燒著敬業的精神,這一點將成為我今後工作中的動力。

  從採訪中,我了解到吳老首先具有一顆“中國心”,一輩子奉獻給國家的科學研究事業,這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永遠也做不到像吳老那麼敬業。每當接觸到這些點點滴滴的事,都會使我的內心感到酸楚,經常使我的眼中含滿淚水。比如説,今天在其家中看到一件被稱作“常委”的衣服,上世紀六十年代買的,伴隨他走過了60多歲到90多歲的光榮的後半生,在他的每次重大活動中,他都穿著這件衣服,這讓我更加感到老人家的偉大。他對學習無比熱愛,後來整理出的筆記本有那麼多,而且每一本都很工整,甚至每一個字都讓我們感到他是在用心用力去寫的。我從事記者工作很多年,但從來沒有認真去收集工作中的記錄和照片,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慚愧,每一次採訪的過程都是一次提升的過程,以前從來就沒有認真的考慮這一點,這次讓我有很大改觀,記者採訪工作是我一生熱愛和為之奮鬥的事業,這次在吳老、各位領導和記者同志們身上我看到了這個閃光點,今後,我會積極向大家學習。

  由於我是在網站工作,所以此次將寫一份側記,我會帶著感情用心去寫,同時做一個大的專題策劃,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標題就是“我國航空動力之父”,我的標題還沒有想好,只是製作出了一個規劃,按一般規矩,在大標題之後是一個焦點圖的展示,網站會有五張焦點圖展示每次的專題,旁邊是各位記者同仁的文章,還有電視臺廣播等視聽新聞的滾動播放。我們採訪了那麼多位知名的老專家,他們每一個人的照片和感動的言語都會製作成滾動的圖片新聞、專家感言展示出來。還有吳老家屬的追憶,在網上製作互動平臺——網上紀念館,收集吳老生前使用過的東西、穿過的衣服以及學習筆記等。同時還要在網上做一個調查,開通與網民的互動、留言和追訪。對有關我國航空發動機的一些科普小知識,可以通過登錄網站為學習吳老而製作一個網上鏈結。最後,我們還要製作一個節目就叫“走近吳大觀”,收集一些吳老的語錄、報道等,使我們能夠在吳老的事跡上真正學到一些東西,為之所用。

新華網俞瑋:

  首先談一下這次採訪的感受。記得在西航的時候,蔡毅總經理提到前段時間在井岡山學習,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在那個年代有那麼多知識分子,家庭條件很好,也沒有受到任何壓迫,但是他們卻願意跟著黨,願意幹革命。我在採訪的途中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吳大觀同志身上並沒有像過去採訪的一些典型身上所獲得的榮譽、沒有轟轟烈烈的動人事跡,但是,就像他的女兒所説,吳老只是一個普通的老人,他很平凡,他也是那個年代經歷過新舊交替的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可他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是在點點滴滴中體現出來的,現在的很多人都做不到。他是一個綜合體,而不是在某一件事上有一個突出的閃光點。根據我的理解,吳老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堅定的信仰,這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的,無論是共産黨員還是當代的年輕人。以前有很多人説,西方人有信仰,而中國人沒有信仰。但如果一個人沒有信仰的話,按毛主席的話説,就是這個人沒有精神、沒有靈魂,這是我這次採訪的最大收穫。吳老他有不屈的脊梁,就是魯迅先生説的“民族的脊梁”,那是那一代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現在很多人學了很多知識,也出國留學,但是能否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報效祖國的動力?這段時間我見縫插針的對吳老的女兒、外孫女和劉大響院士作了專訪,吳老的外孫女告訴我説她不是黨員,但這並不影響她對祖國的忠誠,同時她還希望所有的年輕人都能夠忠誠于自己的祖國。我想這就是人們所説的身教重於言教,這是吳老給他的家人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下面再談一下新華網製作專題。我們的稿件會以專訪的形式推出,同時還會有一些手記和側記。專題簡單歸納一下,按照以往規則,“要聞圖片”是必不可少的,還有“最新報道”和“媒體評論”,這個板塊會把大家的稿件全都匯總在一起,另外就是《九十感懷》和《我的中國心》文章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他就是一個普通老人對國家和自己一生的感受,對年輕人來講,距離會更近一些,希望可以收錄到網站當中進行展示。我們在採訪過程中收集到了很多老照片,可以按照板塊將其分類,還有就是採訪中老專家都對吳老進行了評價,可以將他們的老照片和評論通過文字或圖片的形式進行展示。最後,我們還可以挑選一些吳老比較精彩的語錄放在網上進行展示。

央視網趙旋璇:

  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採訪心得。在採訪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對航空工業真的是一個門外漢,這次看到了很多的航空發動機和飛機。其實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單位會派我作這次採訪,因為這次有很多知識和領域我都不是很清楚,當時還在想單位應該派一個軍事頻道或者是科技方面的記者會比我更擅長一些。但是經過一星期的採訪以後,我覺得受益匪淺、頗受感動,他身上記錄的不僅是他個人的事跡,而且是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和科技工作者身上的歷程和精神。雖然採訪的時候已經想到這個人能做得這麼好,可能是他有很多異於常人之處,甚至不食人間煙火,這是我之前對他的一個印象。但通過這一時段的採訪,我發現吳老是一個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這樣一個人,他是真正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人,我想用一個詞來把吳老的一生概括出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這個詞語,吳老的外孫女對他有一個總結是“上善若水”,老子的話是這樣説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把採訪幾十位老專家所説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放到這幾句話裏,真是對吳老一生的概括,吳老的一生只做研製航空發動機這一件事情,這是很困難的。吳老在解放前的那樣一個狀況下能夠選擇為航空事業奉獻自己的終生,很多老專家説做航空難,做發動機更難,因為它要出成績真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吳老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很令人感動。在説到他的“與善仁,言善信”,我們在採訪過程中真正看到吳老的點點滴滴,覺得他是一個為人平和、平易近人的人,吳老作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的很多航空發動機都有他的影子在上面,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在採訪的過程中,很多老人回憶起吳老的時候,他們的語言特別真摯,並沒有因為採訪而説空話,把吳老放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而就是從身邊很真實的事情上來談吳老的為人,使我們感到吳老就是活生生的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人,而不是讓我們觸摸不到的人。通過這次採訪,我等於上了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

  我們網站在作專題的時候,由於是依靠央視為母體,會更多突出視頻的色彩,《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的視頻會在電視播出後第一時間在網站呈現。專題會以一個比較大的篇幅把吳老的點點滴滴的事跡在網站上展現出來,盡可能的豐富、包羅萬有。剛才大家説的語錄、圖文、評論等,我們都會有空間來展示,對於老照片和對背景知識的介紹也會進行豐富的展示。

光明網王濤: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策劃會,首先談一下感受,通過八天的採訪,吳老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執著”這兩個字,吳老一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研究航空發動機,這對於80後的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觸動。我經常在我人生的各個階段給自己樹立目標,但是,收穫往往很小很小,我們通常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通過吳老身上我們看到了過程要比結果更重要。

  對於專題的製作有這麼幾個內容:第一,吳老的言行錄,這裡面的內容很多,包括吳老生前的話語都將收錄到網上;第二,根據採訪的要求,把採訪過程中收集的照片和會議錄音整理編輯後發到網上;第三,是吳老的故事;第四,結合吳老的事跡和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來寫一些吳老生活中的感想;第五,圖片情況,包括吳老生前住所和在辦公室的一些照片;第六,視頻和音頻。盡可能的收錄採訪中的素材,使吳老的形象更加豐滿。

中國廣播網李倩:

  這次採訪我學到的東西特別多,過去像“時代先鋒”等這樣的主題我接觸很多,這次通過吳老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麼是愛黨、愛國。這次我要創建一個新模板,把他放在一級頁面,而不是過去的二三級頁面,排名不分先後,都在一級頁面上顯現出來,另外我們也會和廣播之聲合作,只要是廣播之聲播過的,我們都會通過音頻展示出來,也會轉載一些電視臺的視頻,同時也會特約一些網站的博客,請一些著名的評論員寫一些評論。網站的特性就是與大眾互動,要利用網站的特性製作得更有特色。還有一些語錄、視頻、圖文,我們網站都會展現出來,把吳老的形象更為豐富的展現給大家。

  主持人:

  五大網站的策劃我們都同意,我再建議幾點:

  第一,五個網站要同時開通吳大觀網上紀念館,把所有的資料都收錄在裏面。

  第二,你們所寫的文章要符合網上閱讀要求和特點,不要過長,以免造成審美疲勞;

  第三,提煉核心元素,像有些同志説的“中國心”和“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可以用作題目,航空發動機就是飛機的心臟,這個標題很生動。我們徵求了一些領導和專家的意見,我們是輕易不稱某人為“大師”或“之父”的,但是面對吳大觀這樣一位在航空工業發展史上有過卓越貢獻和主要地位的專家,很難找到別的詞語來替代他的地位。吳老同時期的人已經不在了,他也剛剛過世,他最早參與了航空發動機的修造和後來從他手上開始的研製工作,而且他一輩子就做這一件事,從未中斷,並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論和技術觀點,這些通過他的筆記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航空百年曆史,吳大觀93歲,之前都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航空,航空工業應該是從他們這一代人開始的,從開始研製到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創新,他所走過的路,正是中國航空百年曲折而艱難的道路,而且是在他的引領之下才走上了這麼一條道路。林左鳴總經理説過,現在回頭看他當年所提出的觀點,所有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另外吳老德高望重,現在還沒有人的地位能夠超過他,我想是可以用“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這樣一個詞來形容他的,對於這樣一位對中國軍事實力、工業實力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我們的記者是不應該吝嗇筆墨來讚美他,這是我們基本的判斷,所以我贊成剛才幾位同志説的“中國心”和“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這種叫法,要通過我們的報道把他叫響,要使這些核心的信息元素有利於我們第二次、第三次傳播,這符合我們新聞的規律,也符合傳播的受眾接收的規律。如果我們的報道推出去之後,社會上記不住這個人的名字,但知道他是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之父,他有一顆中國心,那麼我們就算成功了,如果連這種印象都形成不了,那我們這次報道就算是失敗了,那是再一次浪費了我們的版面、畫面資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説一定要提取核心元素。

  第四,各大網站要同步同時開展一個網上調查,吳大觀的精神是什麼?我們強調一定要突出精神,我們所有的報道如果不突出精神,就等於沒有靈魂,通過對網民的調查,最後看看是哪種精神能夠代表吳老。

  第五,希望這次網上對吳老的報道能夠成為一個航空知識和中國航空工業的圖片庫,跟航空工業有關的,包括各種解密飛機的機型等知識,通過看吳大觀同志事跡普及航空知識,並知道、記住吳老這麼一個人。

  第六,對吳老筆記、日記的摘抄,要精編一下,提供給各個媒體。對於網站,篇幅要長一些,報道可以分成幾個篇,如精神篇、事業篇、魅力篇、生活篇等。

  第七,記者的手記都提到了自己的感悟,你是如何走進這麼一顆“中國心”,走近“航空發動機之父”的,希望大家能夠把感動寫出來,好的手記我們會選擇媒體進行刊發,記者要做好採訪工作、寫作工作,任何成績都不會被埋沒。

  第八,鏈結所有媒體的報道,不管是電臺還是電視臺、平面媒體、電子媒體。

  第九,要發背景材料、航空知識介紹。有很多航空愛好者和科普愛好者都喜歡收集。

  第十,許多被採訪者對吳老充滿感情,他們在接受採訪時留下的真摯贈言,都原湯原汁刊發出來,許多老專家都上了年紀,把年齡都標出來。

  相關鏈結:

1/5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