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發佈了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3種飲料總砷含量超標的消息;時隔一週的12月1日,該局又通報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消息——3種飲料檢測結果全部合格。這樣的行政行為,讓消費者和生産者同感困惑;一會説含砷,一會説合格,這實在讓人難以信服。農夫山泉們如果真的清白,那麼他們的損失該有誰來承擔?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究竟誰來保證?對於權威部門特別是政府部門來説,透過“砒霜門”,或許需要重新掂量一下“權威”的分量,並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否則就可能引發一場社會公眾對權威部門的信任危機。 進入討論>>>
“砒霜門”真相只有一個,如果是海口市工商局或海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測技術中心第一次的檢測結果錯了,那麼,是不是應該賠償企業因此導致的巨大經濟損失?這個錯誤結果背後是否存在利益關係?如果存在,獲利者就應該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