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大正醞釀給畢業生頒發一份“人格證書”,初定包括學生的心理素質、基本價值觀及人際關係三個方面,上海交大也意識到準確描述學生 “人格”的困難性,所以學校會經過多層論證及檢驗,最終出臺考核方案。晴天一聲雷,大學教育現在真是變著花樣,先前有北大的校長推薦制,現在又來了個“人格證書”。正如校長推薦制一樣,人格證書的取用標準,中間環節的透明性,監督環節都存在嚴重的不可操作性。這證書還和學生將來的畢業找工作挂鉤,顯得更是荒唐。而且人格本身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怎能用證書去生搬硬套?
誰來認定學生的人格?是學校在人格認定上有多大權力?人格這東西,應該是上下鋪的同學可能比常年難得碰面的校領導和教授更有發言權吧——但如果放手讓學生自評互評,公信何在?而如果面都見不到的專家領導插手,莫非他們要提前修煉“隔空判人格”大法?大學在人格問題上是應該少説多做,不要老想著像牙防組一樣忙著派發認證牌牌。
校方此舉已經將學生的行為和畢業利益捆綁在了一起:一個學生想要得到校方的推薦、抑或是拿到“優秀畢業生”的稱號,就必須向評定人格的“評委”們示好。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人格,也僅僅是評委們看到的人格。此種語境之下,“人格證書”難免不走向功利化。
人格證是怎麼産生的呢?根據上海交大方面的介紹,先是班委會考評,然後學生所在學院、社團來給出初評意見最後由學校成立的專門委員會來審核。這樣一步步,畢業生的人格就此成形。敢情在這之前他們的人格是一片空白啊。當人格需要一張證來證明時,而一個人的人格證由他人評定時,無論結果如何,這過程就傷到了畢業生們的人格。
面對多元時代的衝擊和物質誘惑,一些高校逐漸迷失自我:貪腐成風、學術造假盛行、傍名人傍大款成為資本;為了錢財,可以不擇手段創收;為了取悅上級,可以製造學生“被就業”的鬧劇。細細數來,當今高校的一些不良之風可謂觸目驚心。如果這些留給外界的不良觀感不能改變,高校不能做到“行為世范”,又何來資格給學生發“人格證書”?
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所在。儘管我們的大學也頻頻喊出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口號,但對照許多大學連最基礎的獨立精神都嚴重缺少這一現實,對照行政之手依然左右著大學的辦學方向與思路這一困惑,指望大學去為學生們頒發人格證書,這可是它們不可承受之重啊。
大學之道,在於大學作為時代和社會的精神燈塔之角色和使命。大學的問題,不單純是個教育問題,大學的興盛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血脈和精神興衰。因此,我們有理由要求大學承擔起自身的使命,為自身品格的完善而努力,而不是用證書來“綁架”學生的人格。離開了有品格的大學,怎能想象可能出現有人格的學生呢?
中國是一個證書滿天飛的國度,很多國人一生中都為證書所累。僅大學畢業,就會有若干證書伴隨左右。在上海交大的構想中,學業證書、能力拓展證書、人格證書是全面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三大證書。社會輿情已經證明,這樣的構想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接軌無疑具有方向性,但主要應把精力放在專業設置改革和促進學生就業上。在“人格證書”上下功夫儘管勞神費力、用心良苦,可以嘗試,但缺乏實際意義,還是在“傳道、授業、解惑”上多下點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