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椿樺:人格證書別逼大學生降低人格

 

CCTV.com  2009年11月12日 14:0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珠江晚報  

  作者:椿樺

  是不是各科都是A的畢業生就是優秀人才?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怎樣彰顯?人格素養是否也很OK?這一切,能不能讓人一下子都看到?對此,交大正醞釀給畢業生頒發三張證書———一份學業成績單、一份能力方面的證書、一份是對人格養成經歷方面的描述,即“人格證書”。“人格證書”不可能出現“85”或“100”這樣具體的量化分數,有可能採取等級制,如“優秀”、“良好”等,也有可能採取“五分”、“四分”這樣區間性的打分制。(11月11日《紅網》)

  初看到這個新聞時,我一度以為上海交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偉大進步,居然可以測量出人格狀態。如大家所知,現代科技可以測量心臟活動,但對良心的量化卻無能為力。假如有人攻克了人格指數的測評,我敢肯定,下一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非他莫屬。但讀完報道,我感到有些沮喪。

  原來,評定學生人格所採取的手段,毫無科技含量。據校方介紹,人格評定分為班委會考評或學生“互評”及“自評”、學院及社團初評、學校專門委員會終評。證書等級以“優秀”、“良好”或“五分”、“四分”來體現。這意味著,“人格證書”將把學生的人格分為三六九等,而這些等級的獲得並不一定取決於學生的真實人格水平,很大程度上卻取決於他們的偽裝能力。要想偽裝得好,就得放低人格,弄虛作假、溜須拍馬,甚至拉關係走後門。“人格論斤賣”有望成為現實。

  什麼叫人格?《漢語大詞典》給出了三個含義:一指個人尊嚴、名譽、價值的總和;二指“個性”;三指道德品質。可見,人格之於一個人是何其重要。人們每每遇到無法講清的事情,往往會使出殺手锏——“拿人格擔保”。人格好與不好,一旦被世人認定,將對他的生活與事業産生深遠影響。現在,上海交大將人格另行定義,指向“心理素質、基本價值觀及人際關係”,這無疑會産生誤導性——某學生此三項若不合格,證書將證明其整個“人格低下”。在世人眼中,人格低下是等同於“ 沒有尊嚴、道德敗壞”的。可以想見,人格證書除了增加世人對持證者的偏見,並無其他高深含義。

  在叔本華看來,人格具有極大隱匿性與欺騙性,不到迫不得已,壞的人格不會顯現。上海交大作為一所知名高等學府,不至於不明白這個常識性的道理。他們推出“人格證書”的動機,難道只是為了給學生貼人格標簽,為用人單位提供了解學生內心的便利?在教育領域,每一個證書的背後,都意味著一場考試,都有應試教育的影子在晃悠。而許多考試的背後,又暗藏著利益的較量。學生的負擔正是在利益的較量下,被層層加碼的。

  中國是一個證書滿天飛的國度,很多國人一生中都為證書所累。僅大學畢業,就會有若干證書伴隨左右。在上海交大的構想中,學業證書、能力拓展證書、人格證書是全面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三大證書。社會輿情已經證明,這樣的構想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