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城鎮化發展:追求幸福生活

 

CCTV.com  2009年08月24日 10: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7月5日以來,一項評比活動吸引了雲南眾多居民的眼球:在雲南16個州市中,哪個州市的幸福指數最高?

  在這場“城市幸福指數PK”的活動中,各個州市的居民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爭先表達感受。在很多居民看來,自己所在的城市都獨具魅力,幸福指數很高。

  不僅在雲南,全國範圍的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活動也曾于數年前展開。2010年將在上海召開的世博會,更是打出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在新中國成立60年後的今天,追求幸福生活正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的目標。

  城鎮化率從10.64%到45.68%

  “我小時候的北京城區可比現在小多了,人也少得多。”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柳芳北裏的劉大爺今年70多歲,他告訴記者,那時候的北京城基本沒有什麼高層建築,一般居民都是住在低矮的平房裏,現在的三環路當時還是大片的農田。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北京,在整個中國來説顯然是一座大城市,那時候的中國基本還處在農業生産時代,城市的概念並不突出。

  據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的城市數量為132個,城市化水平僅為10.64%。此時,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29%,歐美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超過60%。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經濟在我國社會中佔主導地位,城市化進程發展緩慢。

  1950年,中央規定,人口在5萬人以上可准予設市。這一標準在1年之後被提升至9萬人。

  1955年6月9日,國務院第一次頒布《關於設置市鎮建制的決定》,規定聚居人口10萬人以上的城鎮可以設市;聚居人口不足10萬人,但屬重工礦基地、省級地方國家機關所在地、規模較大的物資集散地或邊遠地區的重要城鎮,並確有必要時,可以設市;設鎮的人口標準需在2000人以上。這一規定使城鎮人口統計有了依據。

  當時,市和鎮的郊區較小,城鎮人口中包含的非農業人口僅佔15%左右。

  之後,城市的數量開始快速增加。但隨後的幾年,城市發展進入調整階段。

  1963年12月7日,國務院頒布《關於調整市鎮建制、縮小城市郊區的指示》,不僅撤銷了一批不符合條件的建制市,還對市的郊區範圍作了縮小調整。

  變化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1986年4月,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確定了新的設市標準。

  按照這個規定,非農業人口6萬人以上,年國民生産總值兩億元以上,已成為該地區經濟中心的鎮,可以設置市的建制。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地區的重要城鎮、重要工礦科研基地、著名風景名勝區、交通樞紐、邊境口岸,雖然非農業人口不足6萬人、年國民生産總值不足兩億元,如確有必要,也可以設置市的建制。

  至此,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從緩慢發展進入到加速發展階段。

  60年過去,昔日城市邊緣的農田如今已被成片的高樓大廈替代,三環、四環、五環、六環,北京城的邊界正在一圈一圈地外擴。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49年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為420.1萬。到2008年年底,這個數字則變為 1695萬。

  與北京一樣,60年來,我國城市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如今,全國已有655個城市,越來越多的村民變為市民。

  “城鎮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落後的農業國向現代化的工業國轉變的必由之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副司長張勤告訴記者,60年來,城市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載體。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數據,到2008年年底,我國城鎮人口已達6.07億,城鎮化水平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35個百分點,城市人口已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9倍。

  在張勤看來,城鎮化吸引了生産要素向城鎮聚集,促進了産業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擴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城鎮承接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人地緊張的矛盾。

  人居環境更美好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很多影視作品中,人們都能看到這樣的生活場景:一個擁有上百戶人家的居民區,僅有一個水龍頭,每天早上,人們都要排隊洗臉、排隊上廁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副主任張志新對這樣的場景記憶深刻。“吃水難、行路難、住房難……不僅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直到改革開放初期,城市在服務功能上還是很差的。”張志新説。

  “比如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新中國成立初期就是空白,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起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建設司司長陸克華告訴記者,與60年前相比,現在的城市建設更加注重系統性和全面性,更加注重人居生態環境建設。

  經過60年城市建設的發展,生活處處不便的尷尬正在逐漸消失,城市的服務功能日漸增強。

  截至2008年年底,城市供水的綜合生産能力增長了115倍,供水人口增加了34倍,人均用水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8升提高到178升,用水普及率從42%上升為95%。污水處理廠由1978年的37座、日處理能力64萬立方米,發展到2008年年底的1529座、日處理能力8836萬立方米。

  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燃氣供應總量達到630億立方米,用氣人口達到3.2億人,分別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加847倍和 174倍。

  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城市道路總長25萬公里、面積43億平方米,較新中國成立初期分別增長23倍和58倍。

  與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相對應,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更體現在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上。

  1990年6月2日,當時的國家環保局首次公佈《198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眾第一次獲知城市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狀況。此後,環境公報每年都發佈,內容越來越豐富,環保已經成為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在全國城市的評比中,人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衛生城市的稱號,環保城市、最有幸福感城市正成為城市居民新的更高追求。

  城市建設多姿多彩

  生活觀念的變化也推動了城市規劃設計的變革。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城市規劃工作主要借鑒蘇聯的經驗,帶有強烈的蘇聯痕跡。改革開放以後,國門打開,更多國家的城市管理、規劃設計經驗開始進入我國。我國的城市建設開始呈現多姿多彩的發展態勢。

  在這一過程中,城市建設發展的束縛也日漸放鬆。“1984年之前,改革開放的重心在農村,超過60%的城市建設投資都是來自中央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副司長張勤説,那個時期城市的自籌資金很少,城市建設的自由度很小。

  1984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重心轉移到城市,中央政府對城市的投資逐漸減少,城市有了更多的投資來源,發展自由度加大,城市發展呈現多元化格局。

  與城市建設的多元化發展相適應,市政公用事業也逐漸走出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

  “2002年之前,市政公用事業基本都是事業單位,老的體制帶來的問題是市政公用事業的數量和質量都上不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建設司司長陸克華説,過去,在市政公用事業領域,投資渠道單一,管理粗放,效率低下。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各地紛紛加快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力度,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在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等領域推行特許經營。

  據陸克華介紹,公用事業改革打破了過去的壟斷局面,良好的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建立,群眾對市政公用行業服務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時光走過60年,昔日落後的中國城市正在以越來越美麗、舒適的面貌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責編:王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