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國1.4萬億:老問題變成大問題

 

CCTV.com  2009年08月12日 05: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今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國核算數據約1.4萬億元。在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統計數據不僅牽動千家萬戶,而且是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這種現象的背後,究竟反映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年復一年有差距,老問題變成大問題

  據了解,地方GDP之和高出國家核算數據由來已久,2004年高出差率達到19.3%。在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獲得較全面的數據後,當年差率縮小到4.8%。隨後差率又逐步攀升,根據公開數據測算,2008年達8.8%,今年上半年接近10%。

  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7.1%。而各地數據顯示,只有5個省份低於全國速度,1個持平,1個未最後核定,24個省份高於全國速度,其中15個省份的增速超過10%。各地數據加總後,高出全國數據接近一成。

  根據我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中央和地方分級核算GDP。國家統計局根據掌握的基礎數據,獨立核算全國GDP數據,而不是對地方GDP數據進行加權匯總,簡單地説國家數據不是地方數據層層加總的。對於地方核算的GDP數據國家統計局要進行審核,認為不匹配或者有問題的,會要求地方重新核實。

  在技術層面上,重復統計、統計資料來源和系數不一致等問題會造成一定的出入。例如,分處不同地方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經濟活動在實際操作中常被統計了兩遍。再如,由於服務業統計薄弱,國家和地方採用的服務業數據差異較大,而且在核算過程中採用的系數也不太一致,都會導致GDP産生差異。

  陜西省統計局原總統計師楊永善説,地方GDP加總數與全國核算數有些出入本是正常的,但地方數據長期單向偏高較多的狀況就不能説是正常的了。國家統計局的許多數據自己收集、統計,比較準確。而在考核壓力下,一些地方官員還是有GDP攀比現象,一些地方經濟指標定得也脫離了實際。

  統計作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反映,在統計數據上其實也集中反映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矛盾和問題,背後有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原因。

  "新華視點"記者在基層採訪時發現,在一些地方,對基層幹部的政績考核中,GDP一直是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硬杠杠",而且存在GDP指標層層加碼現象。中央提出8%左右的預期目標,到了縣裏就層層加到了百分之十幾。這種違背科學發展觀的層層加碼,必然會影響基層數據質量。

  "一些地方的觀念還沒有轉過來。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片面理解為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片面追求GDP增長率,片面追求'政績''形象',這是問題的根源。"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指出。

  保障統計真實性,維護政府公信力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期,GDP數據的質量和準確性至關重要。上半年地方GDP加總高出全國近一成的差距,使社會上對地方統計數據産生了疑問。

  在網絡化、利益多元化時代,統計數據往往被放在公眾視野下,經受反復的審視。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融入全球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不斷上升,中國經濟數據日益成為全社會乃至海外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國家核算還是地方核算,都是統計系統産生的數據,差距長期偏大,對統計數據的公信力也會産生負面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GDP數據是判斷經濟形勢、出臺宏觀政策的重要依據之一。當前,中央強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動搖。許光建分析,決策的依據之一,就是雖然經濟企穩回升,但包括GDP在內的一些主要經濟指標依然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現在是經濟發展的非常時期,一旦一些地方基礎數據受到干擾,就很難對當地的政策效應和經濟走勢作出準確判斷。任其發展積累起來,最終會對全國層面的宏觀決策造成干擾和危害。

  而且,GDP指標帶有鮮明的導向性。許光建分析,一旦某個地方過於看重GDP,必然會導致工作主要精力和資源分配向提高經濟增長率集中,不利於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不利於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淡化GDP考核,關注就業與民生

  經濟發達的浙江省今年一季度GDP增長率只有3.4%,增長率全國倒數第三。上半年的增長率雖有所提高,但仍是增速低於全國的少數。他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值得關注。

  "雖然排在倒數,我們也不回避一些數字。省裏領導給我們統計工作創造了一個好的環境。"浙江省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處副處長朱飛飛説。

  從統計制度層面上,浙江省借第一次經濟普查之機,2005年開始對省內各市GDP進行統一核算。統一核算後,改變了以前全省GDP與各市匯總數據不銜接、增速不匹配的狀況,保持了基本銜接和匹配,數據質量大大提高。

  "建議借國家第二次經濟普查之機,儘快建立全國範圍的GDP統一核算制度。這是一次難得的解決國民經濟核算工作中突出問題的機遇。"朱飛飛説。

  其實,浙江剛開始搞統一核算時,不少地方也難以接受。但時間久了,各地也能比較客觀理性地看待GDP的速度和排序了,杭州、寧波、溫州等城市的增長率都曾在全省排過倒數第一。

  許多統計工作者建議,客觀看待GDP總量和增長率的排序,給GDP核算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特別是在基層幹部的考核中,應適當淡化GDP增長率方面的考核。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説,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民眾更關心的是就業和物價等方面的數據。在基層幹部考核時,應當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量增加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指標,儘量減少GDP總量和增長率方面的指標。

  還有許多基層幹部群眾認為,要逐步改革"靠上級、聽彙報、看數據"的考評方式,逐步拓寬基層群眾參與幹部考核的渠道,有助於緩解基層基於GDP的政績壓力。

  國家統計局近來多次公開表示,統計工作要知難而上、迎難而進,要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政府統計公信力為中心,大力推進有利於提高數據質量的統計制度改革和統計基礎設施建設。將通過利用相關度較高的行政記錄對GDP數據進行評估、加大聯網直報力度、加強企業和單位名錄庫建設、加強服務業統計等措施,進一步提高GDP核算的質量。("新華視點"記者劉錚、任芳、李亞彪、儲國強)

  相關鏈結:

責編:石光輝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