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本國裝備的早期型T-90性能比出口型相差不少。
前蘇聯在其解體之前,共有四家主戰坦克製造廠為裝甲部隊生産坦克:下塔吉爾烏拉爾車輛廠(UVZ)生産T-72B坦克;列寧格勒基洛夫試驗工廠(LKZ)生産T-80U坦克;鄂木斯克交通機器製造廠生産T-80U和T-80UK坦克;哈爾科夫交通機器製造廠生産T-80UD坦克。
蘇聯解體後,上述四家工廠除哈爾科夫歸烏克蘭外,其它三家在俄羅斯境內。雖然俄境內這三家工廠生産能力下降,但也遠遠超出了俄羅斯的需要。基洛夫試驗工廠和鄂木斯克交通機器製造廠的T-80U已停産,烏拉爾車輛廠轉産的少量T-90坦克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停産。
這導致俄羅斯裝甲部隊在進入21世紀時其陳舊的蘇制坦克車隊迅速老化過時。截至今天,俄羅斯裝甲部隊雖然裝備大量各型坦克,但只有極少數符合現代標準。俄羅斯坦克的平均服役時間為20年以上,而且有相當多的坦克服役時間超過40年。
幾乎沒有國防採購對坦克工廠影響很大。結果鄂木斯克交通機器製造廠破産了,並且自2002年以來由外界管理。政治和經濟因素主宰了鄂木斯克廠及其主要産品——T-80U坦克的命運。
在國家資金投入有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軍事技術委員會在決定恢復大規模軍購時,將供應軍隊坦克的任務交給了烏拉爾車輛廠,俄羅斯未來坦克的研發工作交給烏拉爾設計局(UKBTM)。
當1996年俄羅斯軍隊完全停止購買坦克時,烏拉爾車輛廠雖然超過鄂木斯克交通機器製造廠,最初卻是獲利甚微。然而,由於烏拉爾車輛廠的民用生産具有相當規模,並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它得以保留恢復大規模生産坦克所需的人員和裝配線。
到2001年,因俄羅斯與印度經長期談判最終獲得310輛T-90坦克的訂單(124輛組裝車和186輛散件),坦克生産能力突然變得十分需要。雖然這是完全以出口為目的,但是該合同標誌著俄羅斯坦克製造業的一個轉捩點,怎麼強調其重要性也不過分。
到2004年合同完成時,印度所擁有的現代化俄制坦克的數量比俄羅斯軍隊還要多。事實上,那時後者裝備的T-90坦克不超過150輛。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