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光罵教育解決不了問題

 

CCTV.com  2009年12月21日 06:2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 中新社發 鄧慶樂 攝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教育領域的一些熱點問題,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女士進行了獨家專訪。

  大學生為什麼就業難

  關鍵詞:結構性過剩、擴招、就業率

  中國青年報:最近我們看到新加坡《聯合早報》專門把您説過的一段話引用出來,作為一條新聞。該報刊登的您的原話是:“現在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怪擴招,我覺得沒有太多道理。現在大學生太多,這叫結構性過剩——大家都想在大城市當公務員,有多少崗位呢?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們去,他們不去。當然,不去也不能怪大學生,你為什麼不增加緊缺人才崗位的吸引力呢?文革前,越到西部,工資越高,比如,新疆可以拿80塊錢,我們在北京只能拿46塊多,現在反過來了,那誰願意到西部去啊?”該報指出,您的觀點是:就業率低不能全指責學校和教育部門,政府整體應該分析和反思。您是在什麼背景和情形下談及這個問題的?您認為大學生“就業難”難在何處?

  吳啟迪:我也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這個問題的。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為擴招,問我怎麼看。我的意思是,確實不要隨便地把“擴招”和“就業難”這兩件事情聯絡在一起,當然從數字上看可能是這樣,因為現在大學生多了,畢業以後找工作的人也就多了,肯定會影響就業。這好像很直觀,但其實這兩者的關係很複雜,要作為一個系統來看。

  為什麼中國需要更多的大學生?假如中國現在毛入學率在23%的話,這並不算高,韓國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毛入學率。當然也不是説越高越好,但至少23%是不高的。我一直説,文革造成了一個窟窿,那個窟窿要補,總有一天要把它補起來。因為10年不招生這種事情實在是不好解釋。我們作為一個要想發展的國家,如果要提高國民素質,要想搞創新型國家,大學生的數量要多,這是沒有問題的。

  在這個時候就説大學生已經太多了,他們找不到工作了,我覺得不符合邏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其實是一個結構上的問題。有些地方崗位沒多少,但是大家都想去,有的地方很需要人才,但大家又不願意去。這個問題能怪年輕人嗎?我覺得不能怪他們。他們想的很多問題都很現實,不光是工資高低的問題,還考慮到將來,比如將來家庭怎麼樣啦,孩子上學怎麼樣啦。我覺得大家考慮這類問題很自然,不能總説他們不夠有理想、抱負不夠高什麼的。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怎麼把人吸引到需要人的地方去,這個責任是政府的。你理解我的意思吧,就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性的問題,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用什麼樣的政策。而且也要防止蹺蹺板,不要按了這個,翹了那個。我們國家的城鄉二元結構不解決,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但是二元結構的解決,又跟人才很有關係,解決得好,就良性循環,解決得不好,就惡性循環。

  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政府應該説是很有力量的,只要真把它當做一件事情去做。我們國家有很多研究機構,可以把它作為一個題目,好好去研究。我不認為這個事情想不清楚。

  中國青年報:您所説的文革前的這種情況,到西部去工資會更高一些,這是因為當時實行計劃經濟,工資是由國家統一調配的。現在已經沒辦法執行了。

  吳啟迪:我們公務員的工資本來就是國家定的。為什麼沒辦法?有好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它們也有這種情況。像日本、澳大利亞,都有這樣的例子。這些政府做得成,我們政府會做不成?我們有一個很強大的政府。

  中國青年報:但在邊遠地區提供的就業崗位並不一定是政府職位。

  吳啟迪:當然有部分不是,但很多是。我覺得政府先做了,就會有影響力。

  中國青年報:它會有一種政策影響力。

  吳啟迪:當然啦。上次我舉了法官和檢察官的例子。他們和律師不一樣,律師的收入很高,自己去做案子就可以了。法官、檢察官是公務員,在艱苦的地方,非常稀缺。

  中國青年報:據我們所知,在我國一些邊遠地區的基層法院、檢察院,能通過司法考試的人寥寥無幾。

  吳啟迪:現在有政策讓我們法學院學生三年級就考司法考試,以為他們考完了就可以去西部地區當法官、檢察官。我説這沒有抓對啊。那些學生考過了之後,為什麼一定要去西部呀?他一樣可以不去。

  中國青年報:他在大城市做律師,賺的更多。

  吳啟迪:沒錯呀,怎麼會制定這樣的政策呢?政策應該制定在用人的那一頭。但是用人的那一頭,教育部門只有建議權。

  中國青年報: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誰負有最直接的責任?

  吳啟迪:現在一説起責任,動不動就説“問責”,你們媒體很喜歡用。説實話,很多東西連權限都沒明確,怎麼個問責法?所以我更傾向於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先説責任在哪,“問責”反而弄得大家都很緊張,認為責任不是我的,就往外面推。

  我覺得你們中國青年報提出這個問題來,本身就很有意義,共青團這些年為大學生就業做了很多事情。我一直説,光找教育部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其實,教育部被罵罵也沒什麼,但罵解決不了問題,沒解決問題才是最麻煩的。

  中國青年報:考慮到就業難的事實,您覺得擴招的政策是繼續還是變化?

  吳啟迪:擴招這件事,從2005年開始,政府已經人為地把它壓低了。其實人口自然的增長率也在減少。因為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減少。適齡學生最多的一年是2008年,到2009年已經朝下走了,2010年就更少了。

  中國青年報:您曾説大學生就業率不該完全推到校長頭上?

  吳啟迪:學校不是一點責任沒有。就業的事情當然跟教學質量有關,和專業設置有關。像這種問題,學校應該關注,應該敏感,應該跟蹤。但高校目前出現了一些情況,為了提高一次就業率的數字,畢業論文、畢業設計都不好好做。這種狀況從長遠看很糟糕,會使我們大學生的質量真正降低。許多大學最後一年就荒廢了,或至少荒廢半年。

  你若問一個外國大學的校長,他不知道他學生的就業率,他真的不知道,因為國外沒這個概念,而一次就業率則更沒有道理了。國外是後來才調查,有些人過了一年以後再就業可以吧?而我們現在就片面地追求一次就業率。這其中難免會有虛假成分。教育方面很多事情不要搞得太剛性,太剛性了,一件好的事情也會搞歪了。

1/6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