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北京機動車突破400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應對壓力

 

CCTV.com  2009年12月19日 08: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京華時報   

  昨天,記者從市政府獲悉,截至昨天,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001426輛,駕駛員567.9萬人。到昨天為止,今年全市凈增機動車49.7萬輛,凈增駕駛員53.6萬人。針對這一情況,市委市政府表示將堅定不移地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採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

  今年9月,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385萬輛,不到3個月就突破了400萬輛。此前,機動車數量突破300萬輛大關是在2007年5月,從300萬到400萬,只用了兩年零七個月時間。400萬輛機動車,按北京1600萬的常住人口計算,千人擁有量超過200輛。如果這400萬輛車首尾相連,187.6公里的六環路可繞上近100圈。

  北京人口還在增加,高昂的房價讓越來越多的人到郊區買房,家庭與工作地點越來越遠,迫使越來越多的人買車,也就是説,這400萬輛絕非北京機動車總量的終極數字。隨著車輛的增加將是擁堵情況的惡化,目前堵車範圍已經擴大到四環。專家認為修新路拓舊路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政府會否加大限行力度,目前交通管理部門都沒有正面答覆。業內人士表示,買車的人增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限行。如果繼續增加限行比例,可能導致買車的人更多,使限行制度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針對機動車突破400萬輛後的交通發展思路,副市長黃衛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市交通未來將致力於發展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加快路網建設,並適時出臺車輛管理政策。

  -對策

  >>路網建設 建280公里快速路網

  本市將重點建設280公里城市快速路網,形成“環線+放射線”的快速路系統。到2015年本市將形成“1-1-2”小時交通圈:中心城內通勤出行時間平均不超過1小時,最遠新城到中心城(五環路)出行時間平均不超過1小時,本市到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城市出行時間平均不超過2小時,將中心城交通擁堵指數控制在6左右。

  今後,本市將繼續推動疏堵工程的實施,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改善路網功能。進一步規範優化複雜交通點段標識,增設指路標識、地面標識,規範交通樞紐、場站的標識設置,完善和提升交通標識系統功能。

  >>車位建設 實行差別化停車泊位

  交通部門將利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加大停車管理力度,規範停車行為。實施差別化停車泊位供給和分區域、分時段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修訂居住區及各類公共建築停車位配建指標。綜合治理停車秩序,規範重點大街停車位施劃和車輛停放。

  與此同時,還將建設交通管理數據中心和指揮調度、業務應用、信息服務等平臺。2015年前全面建成與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相適應的自動售檢票等電子收費系統,ETC通行率達30%以上。

  >>引導措施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為緩解交通擁堵,北京將繼續堅持倡導綠色出行。交通部門號召,廣大市民儘量採用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健康環保的綠色出行方式,共同努力緩解交通擁堵。同時希望每一位駕駛員從我做起,守法行車,文明行車,共同應對不斷加大的道路交通壓力,共同營造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

  隨著本市人口的增加,北京市機動車總量持續迅猛增長勢頭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北京將堅定不移地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堅定不移地引導小汽車的合理使用,不斷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鼓勵人們選擇公共交通、騎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全面鑄造“公交城市”。

  -專家觀點 拆院墻讓“毛細血管”暢通

  “400萬輛不是很可怕的數字,北京這麼大的城市,就是有600萬輛、800萬輛車也是正常的,關鍵在於要管理好。”曾參與研究本市交通與産業發展的北京財經研究基地副研究員黃河表示,本市很多擁堵情況都是可以解決的,只不過解決起來需要很大的成本。其中,最難的莫過於拆除院墻。

  “除了學校等特殊的地方因不能影響孩子們學習,不可拆除外,其他的地方,尤其是小區院墻要拆除,以確保道路的‘毛細血管’暢通。”黃河以望京地區為例,如果望京地區每個小區都不封閉,都能串通起來,都與主路有接口,出行就不至於都集中到幾個主要路口上。相比而言,石景山區新建的“國際雕塑公園”值得稱讚,它在中間修建了公路,同時採用下沉廣場的辦法,解決了公園自身的連接問題。

  黃河認為,現在本市的道路狀況是主幹道修得很好,但出入口不多,一旦前方發生事故,車輛只能堵著排隊,如果出入口較多,而且很多院墻是打開的,那就完全可以繞行離開。“只要‘毛細血管’暢通,整個道路就會暢通。”黃河説,“院墻”和汽車時代格格不入,是自己堵住了自己,如果沒有院墻,本市的城市面積容納1200萬輛車也沒問題。“很多市民覺得沒有院墻不安全,可有了院墻就安全嗎?”黃河説,各種各樣的案件一直在發生,靠院墻根本起不到安保的作用。(錢衛華、郭愛娣)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