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先補償後拆遷有望寫進新拆遷條例

 

CCTV.com  2009年12月17日 06:1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揚子晚報  

  昨日上午,國務院法制辦在北京金臺飯店召開備受關注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拆遷補償條例》草案(以下簡稱《徵收與拆遷補償條例》)專家研討座談會。應邀參加研討會的北大公眾參與研究與支持中心主任、北大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錫鋅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修改方案已形成草案初稿,整個拆遷的思路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現行拆遷條例將廢除

  在長達四個小時的閉門會議之後,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向一直等候在外的媒體做了簡要的會議通報,其確認在《徵收與拆遷補償條例》正式頒布實施之後,公眾與學界詬病多時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拆遷條例》)將肯定同時廢除。《拆遷條例》修改草案不久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郜風濤同時透露,在今後出臺的《徵收與拆遷補償條例》中,整個拆遷的思路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但由於強調目前這一草案尚未成熟,他並未透露這一變化的主要方向。

  據介紹,昨天大家圍繞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徵收的程序、補償的標準、爭端解決機制、強制拆遷的形式和程序、在非公共利益的情況下採用怎樣的規範等6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新條例限定為“國有土地”

  法制辦農村城建資源環保司司長王振江在會前向記者透露,目前正在討論的條例限定為“國有土地上”,這意味著目前大量涉及農村集體土地的拆遷問題難以被新法規涵蓋,如此前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唐福珍案,其蓋房用地原本為集體用地。

  半個月內提交修改建議

  記者了解到,這次研討會是國務院法制辦就“拆遷條例”修改召開的第三次專家論證會,除了北大4名學者外,還有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應松年教授、薛剛淩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的王利明教授、王軼教授,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的梁慧星教授。“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立法程序。”據參會的北大法學院副院長沈巋透露,國家院法制辦已提議,與會的專家在半個月內將各自的建議以書面形式提交國務院,以便進一步改進。

  石小磊 新京報

  對話專家

  “公共利益”如何界定最棘手

  北大王錫鋅教授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叫板《城市房屋拆遷條例》,又應邀走進國務院研討條例修改,走出國務院法制辦研討會現場後,北大公眾參與研究與支持中心主任、北大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錫鋅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坦言,國務院的積極回應“很令人鼓舞”,同時他也表示條例草案進行了很大調整。

  據透露,條例草案內容與北大五學者此前的建議書內容精神基本一致,並且去掉了“被拆遷人”這一概念,以“被徵收人”取代,有關人士認為這是草案體現的進步之一。

  阻力來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記:拆遷條例2007年就開始進行修改,為何到現在還處於一種看似“停滯”的狀態?

  王:一方面拆遷條例修改事關重大,涉及到的利益也很重大,如果匆忙出臺,可能形式上很好看,但實際上解決不了問題。另一方面,遇到的阻力也很大,尤其是來自於地方政府的壓力,因為修改拆遷條例直接牽涉到地方土地財政的利益,而且,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在城市發展中將許多市政項目交付商業開發,也這是地方政府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草案修改很大“令人鼓舞”

  記:今天上午看到了成文草樣,您覺得滿意嗎?

  王:草案比原來有了很大的修改,對於之前上書中建議修改的包括賠償問題、拆遷主體的界定以及授權問題等內容,在新修訂的草案中都得到了體現,這是很令人鼓舞的。

  公共利益界定最棘手

  記:覺得草案還需要在哪些方面應該進一步修改?

  王:具體內容現在還不能透露。不過可以舉個例子。公共利益如何界定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草案中已經嘗試對政府關於公共利益的徵收進行了界定,也採用了大量描述,但仍然過於模糊。比如草案規定“危舊房改造”屬於公共利益,但是什麼樣的房子算是舊房子?住了兩三年的房子也可以稱為舊房子。這裡面就給了地方政府鑽空子的空間,比如將危舊房改造與地産開發結合起來。

1/2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