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穩定發展仍是明年大方向

 

CCTV.com  2009年12月05日 09: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題: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新網12月5日電 (秦欣)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開幕。這次會議將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總結2009年經濟工作,對2010年經濟發展作出部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所以備受各方關注,原因在於為明年中國整體經濟工作定調。可以預見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臺“政策緊縮信號”的預期已不存在,明年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無懸念,穩定仍將是大方向。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關經濟政策是否保持連續性、促進消費需求以及如何應對通脹預期等熱點頗受關注。

  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政策基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往往成為判斷第二年市場的一個重要風向標。而在11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則被視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會”。

  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會議並突出強調:“要促進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

  會議並提出明年工作的五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而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前,各方擔心的話題圍繞著“中央經濟會議會不會出臺緊縮信號”而爭議著,而會議召開後提出的政策不變基調,徹底結束了刺激政策是否會在此時退出的爭論。

  或將促消費置於調結構突出位置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發出明確的信息至少有三層涵義:一是前所未有地將促進消費需求置於“調結構”的突出位置,二是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更加明確和具體,三是擴大消費的政策操作思路開始轉向治本層面。

  在金融危機來襲時,中國的經濟憑藉中央及時、果斷的宏觀調控和強有力的干預措施已發生了明顯轉機,目前中國經濟已進入新一輪經濟週期的上升通道,可以説中國經濟已開始經觸底回升。而擴大內需,將成為引領經濟新一輪增長的主體。

  在具體措施方面,11月27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十項具體的方向,除了保持宏觀政策基本取向和宏觀調控之外,消費成為首先提及的內容。會議提出,要促進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

  商務部網站刊出的一篇署名文章《促消費——期待加大治本力度》在近日引起各方關注,被視為有關擴大消費政策的定調信號。

  文章説,擴大消費需求的政策取向早在2005年就已提出,但前幾年跟進的實質性政策舉措出臺尚不多,力度也有限。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國家密集出臺了不少旨在促使消費維穩升溫的反週期舉措,但多屬短期施效著眼保增長的治標之舉,還較少觸及真正拖消費“後腿”的諸多深層次矛盾。

  文章説,這些深層矛盾拖累的遠不僅僅是消費的“後腿”,給社會經濟運行帶來難以掌控的政治和經濟風險。不僅造成投資消費的比例失衡,而且導致投機資本加速膨脹致使宏觀調控的難度和經濟運行的風險加大。不破解深層矛盾,中國巨大的消費需求潛力就不可能得到有效釋放。

  可以預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將延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完善促進消費政策”。

  保經濟增長 提前管好通脹預期

  可以説,明年中央經濟工作的基調是清晰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點是保持經濟增長,難點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

  價格研究專家徐連仲在《瞭望》上撰文指出,中國當前雖有通脹預期,但在不改變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居民收入兩極分化格局的情況下,2010年難現嚴重通脹。文章以“沒有引發價格大幅度上漲因素”、“國際市場大宗産品價格上漲對我國CPI影響不大”、“信貸資金的大規模投放不是通脹充要條件”等方面分析了中國難現嚴重通脹的原因。

  文章在最後指出,在目前糧食供應充足、經濟剛剛處於復蘇階段的情況下,不會因暫時的政策性流動性過剩而出現通貨膨脹。

  對於通脹預期,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則表示,管理通脹預期一方面要加強貨幣管理,調整信貸規模防範未來通脹。另一方面,加強對市場的引導,增加有效供給,也是管理通脹的有效手段。

  陳東琪表示,明年的發展態勢可用“高增長、低通脹”來形容。所以,明年要防範通脹預期,但也不要太高估明年的物價上漲,只是要控制好未來通脹預期。我們要努力找到控制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的點。管理“通脹預期”並非通脹已經來到。通脹是以後的問題,而不是當下的問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控制給未來通脹帶來的壓力。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