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還不到10天,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第一把火”便燒在了“擇校”上:“最近由於我和周濟同志工作變動,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這件事情,在網上,網民提了許許多多的意見建議,其中反映‘擇校’問題的最多。”
不久前,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河北邯鄲舉行,袁貴仁第一次面對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教育系統的負責人。而“擇校”就是他們之間的第一場對話的內容:“老百姓是最講實惠的,如果學校都很好,他們不會花那麼多錢,跑那麼遠路去‘擇校’。問題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義務教育是教育問題的重中之重,教育的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是解決“擇校”問題的根本
“擇校”問題近年來一直困擾著義務教育,也多為家長、社會人士所詬病。一段時間,取消“共建班”、“重點校”的呼聲此起彼伏。然而,這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嗎?袁貴仁的觀點明確: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根本。
如何實現教育的均衡?優質學校與薄弱校聯盟、優質學校兼併薄弱校、優質學校異地建設,新建優質學校……在教育行政部門政策的引導下,各省市各盡其能做了許多探索:
原河北省唐山市開灤三中是一所薄弱校,生源主要來自周邊村莊的農村子弟、開灤礦工子弟及外地務工人員子女,後該市將其撤並,成立二十六中分校,與主校二十六中實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了礦工子弟、農民子弟相等的機會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而地處河北省南段的邯鄲市更是按照“以強並弱、資源整合、班子重組、交融發展”的原則,幾年時間,引導優質學校兼併薄弱學校35所,使城市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輻射。
廣東省從今年年初啟動“千校扶千校”行動計劃,在大中城市組織1000所義務教育優質學校,“一對一”對口幫扶1000所農村學校,同時教育部門還與移動公司合作,搭建信息化的幫扶平臺,免費為農村學校提供上網電腦和教學資源,開設“同步課堂”。
湖北省探索“區域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一些市區不設置鄉鎮中心學校,同一鄉鎮內初中合併為一所中學,所有小學合併為一所小學,實行一校多點辦學,教育資源一體化共享……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