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這個詞,披著我們熟知的黃世仁形象被歷史的犁翻到過去時那一邊去了。只是當一撥又一撥房地産商熱衷於囤地炒地,一批新財富階層熱衷於用土地增值自己的財富時,我們一時會有“地主”歸來的感覺。讓我們姑且還叫他們“地主”吧。
普通人也許更多的感受是高昂的房價,對這背後的囤地熱卻不甚了解。前幾天,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説:“上市公司囤地現象非常驚人,根據它們的公開年報簡單分析,以這些公司開發的建築面積來計算,它們的囤地規模,最少的也在20年以上,最多的超過100年。”
其實早在2007年底,就有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專家站出來説話,估測當時房地産開發商囤地已經約10億平方米,同時,銀行體系每向房地産行業注入4元資金,就約有1元被沉澱在土地上。隨後在2008年1月3日,《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發佈,嚴厲的打擊手段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囤地之風多盛。
一年多過去了,情況依舊。10月9日,克而瑞(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房地産測評中心、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聯合發佈了“2009年三季度中國房地産企業銷售排行榜”。土地儲備前10名的房企,其土地儲備之和已達3.05億平方米。
這年頭資産保值美元不可靠,黃金白銀也不一定可靠,就是這土地總是稀缺,一路看漲。富甲一方的商賈就不説了,不少腰包肥厚的大型國企也紛紛加入炒地行列,催産出一批讓公眾驚愕的“地王”。很顯然囤地炒地對高房價無疑是推波助瀾,一塊地從政府開頭批出來要經幾手,經一次手都要成倍加價。買不起房的老百姓自然是咬牙切齒。
在這些轉手買賣裏,土地只是流傳的符號,只是牟利的工具手段,賺錢才是唯一目的,沒有人會去在乎這塊地本身,會去想這塊地以後會生長出哪些奇奇怪怪的鋼鐵水泥體,會去思考我們如果經營這塊土地能留下哪些永恒的財富。可是,這些很傻的問題的確有人在思考,聽起來新鮮是因為暴發戶的耳朵全是數錢聲滿眼是鈔票,沒有工夫去了解,所以一直在很土鱉的境界裏原地轉圈。
西方一些國家的土地可以被私人買賣,所以外國有著批量的“貨真價實”的地主。對於自己的私有財産——土地,一些地主的做法可謂令人匪夷所思。
美國密蘇裏州的LeoDrey先是買下1400英畝森林,然後陸續購買了16萬畝森林,價值1.8億美元。這位地主捨不得開發這塊美麗的叢林,把這些土地拱手捐贈給了環保基金會,由他們來承擔讓這片森林可持續發展的使命。美國富婆羅克桑 昆比則是打算買下約10萬英畝的土地,建立一個國家公園。她還“蠻橫”地聲明,她的土地不允許伐木、打獵和開車,包括雪地摩托車。羅克桑 昆比買地就是為了“我不必向別人解釋環保的意義所在”。
還有道格拉斯 湯普斯金,他買下超過4000平方公里的濕地,至今仍較好地保持了最初的生態環境,遍地都是野生動物。他認為買下它們是拯救地球的好方法,讓它們免受農業、工業發展的侵蝕。
我們可以善良地假想,如果我們也可以買賣土地的所有權,或許也有人會這樣去做。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此。要拯救地球的富人也並不是所有人的模範榜樣。這些“傻裏傻氣”的美國地主更多的是告訴我們,原來也可以這樣去擁有財富。財富也可以永恒,就像那片叢林一樣生生不息。
對於個人來説,財富的增加如果僅僅表現在數字上,財富的擁有者也就只能頂著暴發戶的帽子一路走到黑了。善於增值財富,還要善於管理財富,擁有財富。10元錢人民幣和價值10元錢的小樹苗,哪一個可以更好地延續下去。一生都在追求財富,如果你願意去想怎麼做,一定會有好方法讓這些財富擁有生命力,帶著它的擁有者的感情和意志存在於這個世界,造福更多人。( 汪東亞 )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