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1點中國新聞):
今天的《行走第一街》請您一起去看看濟南的“泉城路”。在濟南,泉城路家喻戶曉。它位於濟南市中心,集政治、文化、商業、旅遊等功能于一體,扮演了多重角色。在泉城人的生活中,泉城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組照片的拍攝者叫宋新剛,山東教育學院老師。第一張照片是2001年4月拍的,當時,濟南市政府準備改造百年老街泉城路。此後的八年間,宋新剛用鏡頭記錄下了泉城路的變化。
山東教育學院教師宋新剛:“濟南是一座老城市,應該賦予它現代化的氣息。在老城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新老交替是必然的。”
經過拆遷改建,今天的泉城路,梧桐掩映,鮮花環繞。洗去了歷史的塵埃,泉城路平添了許多時尚的元素,但高樓大廈之間依然可見昔日的老建築和老字號,像齊魯金店,就基本上保持了原來的風貌。
山東建築大學建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姜波:“我們説這條街是一條老商業街,通過這些老建築、老字號才能把它豐厚的商業歷史,還有它的傳統商業文化才能結合起來,所以我們當時就提倡能保護就儘量保護老字號來彰顯歷史。”
根據檔案記載,在明代,泉城路就是濟南舊城內的主幹道,當時多以官署衙門命名,叫做濟南府大街、西門內大街。泉城路的稱謂被正式使用是從1965年開始的。在姜波眼中,泉城路從骨子裏散發著老濟南的商業文化,又演繹著現代濟南的都市文明。而除了商業功能,泉城路還是濟南的政治中心和旅遊中心。
記者章林:“泉城路讓濟南人引以為榮,它的繁華與現代印證了泉城的發展。不過,人們依然對老城有著不捨的情懷。他們説,街上的磚磚瓦瓦都有著各自的故事。就説這條與泉城路相連的芙蓉街,單聽名字就已經令人陶醉。
芙蓉街,因街中的芙蓉泉而得名。紅樓青瓦、雕梁畫棟,秉承著明清時期的風韻。這裡誕生過濟南第一家眼鏡店、第一家貿易行、第一家冰糕店、第一家圖書社。風雨滄桑,歷經興衰,今天的芙蓉街重現了昔日的繁華。
山東省民俗學會名譽會長李萬鵬:“ 改革開放了 這條街大約是由一個農貿市場,逐漸演化成飲食一條街,成了一條非常有風味特色的飲食街,這條街的變化可以看出這些年來我們濟南市泉城路發生的變化。 ”
今年73歲的李萬鵬老先生,在濟南生活了51年。他説,泉城路不是單獨的一條街,與它相連的芙蓉街、高家當鋪、珍珠泉、文廟,還有王府池子街區,都是泉城路的一部分。當地政府也意識到,在擁有大明湖、趵突泉的濟南,泉城路是另一張王牌。
濟南泉城路商業街管委會副主任戚林波:“這裡邊包含了好多內容,不光是商業,還有文化旅遊。比如説芙蓉街,王府池子片區,還有明府城的建設,下一步要發展旅遊的項目都在園區裏邊。”
如今,濟南正計劃以泉城路為核心,在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打造一個重點服務業園區。未來的五年裏,泉城路這條百年老街將再次展露出勃勃生機。
相關鏈結:
責編: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