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4日電 (李華敏 付文武 周海洋)9月13日,夜色漸濃,參加“跨越-2009”系列演習的廣州軍區某師,宿營令剛下,萬人千車瞬間變戲法一般消失在山嶽叢林間。
剛剛還在呼嘯轟鳴的坦克,眨眼功夫成了一座小屋。隨著駕駛員王京龍熟練操作,坦克炮管依山右轉90度成了屋脊,披掛上炮衣和偽裝網的坦克車下,能容納四人休息的天然帳篷瞬間搭就。車長陳文濤告訴記者,這樣的帳篷四個人搭設只需要2分鐘。省時省力,快搭快撤,既利於宿營,又便於戰備。
近方山崗上,一個個貓兒洞與新式的單兵帳篷依山而設,錯落有致掩映于綠樹灌木叢中,與地表環境渾然一色。借著皎潔的月光,帳篷四週的排水溝內,是黑色的草木灰和防蛇藥品。連日的長途行軍,部隊早已人困馬乏,帳外山風習習,帳內早已鼾聲陣陣。
穿過哨位,在東風運輸車後車廂內,官兵也已進入夢鄉,新式的行軍床依次排開,這種折起來只有吉它大小的行軍床攜行十分方便,簡易的車廂稍一偽裝就變成了貓兒洞。
看著官兵大多和衣而睡,記者不禁擔憂:此次千里機動,從溫暖多雨的南方叢林揮師北上,氣候溫差大。南方天暖,一頂帳子防蚊,一包蛇藥防蟲即可。北方卻已是秋高氣涼,他們將怎樣度過?師長李明指著近旁的一個迷彩揹包介紹説,昔日打起揹包走天下已成為歷史,老式三橫壓兩豎的揹包已經被輕便的單兵攜行具所取代,一個睡袋重量不足兩斤重,卻比被子還溫暖的多,南方天熱暫時用不上都被他們當做了枕頭。
宿營地的變化,讓記者對5年前的一次野戰宿營記憶猶新:兩張雨布,一條揹包帶撐起的屋頂形帳篷,弱不禁風。遇到稍大一點的雨便是帳外大下,帳內小下。能防大風大雨的貓兒洞構築起來卻費時費力。
如今,官兵宿營條件是日新月異。後勤部長劉寶林告訴記者,為了保障官兵千里機動吃得好住得暖,他們還配置了供偽裝用的迷彩網和變形遮障器材,加挂了野外炊事車和野戰電站,使多個作戰單元實現了能打、能防、能生存。(完)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