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午間 媒體》,聯合央視網、新浪網、騰訊網等網站,特別推出的電視網絡互動節目《六十年記憶》繼續播出。
在每個人的記憶裏,家裏總會有一個小盒子,裝著家裏特別重要的東西,包括各種證件、票據、存摺等等。在計劃經濟時代,家裏的這個小盒子少不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糧票。4 0歲以上的人一定都有深刻的記憶,以前家裏最離不開的票不是鈔票,而是糧票,油票、點心票等等,沒有這些票,有錢也買不到東西。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這些票證的變遷。
票證時代:請憑票購買
首先來看看兩個與票證有關的故事,由此可知票證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天津的票證收藏愛好者,69歲的陳嘉榮講述了他和票證有關的故事。他説他曾經有三個願望,每個都和票證有關。第一個願望是,他結婚時因為沒有布票而湊不齊四床必備的新棉被,希望兒子結婚時能湊齊布票買四床新棉被。第二個願望是,想買臺電風扇,但是那時電風扇的票特別稀罕,根本找不到。第三個願望是,那時他家人口多,醬油到了月底常常不夠吃,所以在醬油瓶子上劃了線,每天吃多少醬油按刻度來,那時他就想,什麼時候買副食品不用憑票就好了。
一位騰訊網友回憶了他家1977年買的永久牌自行車,當時花了170元,在那時是非常貴了。光有錢還不行,買自行車還得憑票,這票是非常難弄到的。所以,這位網友記得,小時候很多鄰居去他家借自行車,在小孩子的眼裏這是很自豪的事情。他還説,時過境遷,大家現在都在考慮買什麼轎車了,但當初有自行車騎的感覺依舊美好!
布票、電器票和副食品票,在改革開放後,這些票都逐漸消失了,只有糧票,直到1993年才取消。糧票在人們生活中佔地位之重要,影響之大,以至於當時被人們稱為第二貨幣。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