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浴火重生的中國百廢待興,艱難地邁出經濟建設的第一步。
60年後,日益強大的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中,勇敢地搶佔著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一個甲子風雲激蕩,強國夢想引領共和國經濟版圖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區域版圖:兩輪“西進”構建發展骨架
佔國土面積71%的西部地區,這個中國地理上的高地,卻是經濟上的洼地。而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之際,西部地區卻表現出嶄新的氣象。
且不論投資和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東部地區,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一次能源作為依賴的陜西、內蒙古、山西等地,正在以科技的力量實現著能源的轉化,在新能源開發上站在了前列。
而成渝、關中─天水、環北部灣經濟區,正成為西部地區三大增長極,西部整體起飛之勢呼之欲出。
儘管中國經濟現代化之路上仍要以東部作為領頭羊,但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四輪驅動”,共同發力,支撐經濟發展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這種區域版圖的構造,並非一日之功,是前後兩個“三十年”兩輪“西進”、輪迴推演的結果。
翻檢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經濟版圖,區區100億元工業固定資産,絕大多數集中在東北、上海等地。廣袤的中西部地區,基本沒有工業布點。
強國,就要有一個站得住的工業。這不但關乎經濟發展,也體現一個民族的形象。“一五”計劃時期建設156項工程,以及西南、西北內陸地區的“三線”重工業建設,自東向西逐步推移,構造了中國工業的基本骨架。
鞍鋼、武鋼、攀枝花鋼鐵基地等,終結了一個堅信“沒有鋼鐵就等於被解除武裝”民族的憾恨;大慶石油會戰、華北石油會戰,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西南成渝、寶成、成昆三大鐵路幹線建設,疏通著經濟的動脈……
為了備戰需要而“靠山、分散、隱蔽”的“三線”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一度困難重重,但沒有人能夠否認這些企業在西部已經播下了寶貴的科技與工業種子,而在改造之後重顯生機又對西部發展形成重要的支撐。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一個以沿海領風氣之先,進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向西推進,掀起西部開發熱潮的新的發展路線圖,生動地實踐著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兩個大局”的宏偉規劃。
“與上一輪西進相比,除了國家政策的推動、國家投資的支持外,市場化讓區域經濟的變革動力更充沛,發展更持續。”中國社科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後凱説。
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一個個重量級的工程發展著西部的經濟;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改善著西部的生態;東部企業的梯度轉移,增添著西部的內在活力;一些西部大城市依託原有的科技基礎而開發出的生物、光伏、電動汽車等高科技産業,也使這些地區能夠在後發條件下實現跨越式發展。
當今中國的區域版圖上,自南向北,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陸續推延,成為沿海的一串“明珠”;自東向西,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再加上振興東北,構架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完整骨架。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經濟正在準備實現新一輪騰飛。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