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長春9月6日電 (記者李增輝)近日,記者從吉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了解到,明年該省高考考生的電子檔案中,將可能出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記錄,綜合素質評價有望成為高考錄取參考。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從2007年開始,吉林省引入了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評價納入電子檔案。
目前全省高中生的電子檔案基礎數據基本就緒。明年高考將迎來新課改的首批高中畢業生,學生電子檔案中的綜合素質評價有可能影響其高考錄取結果。據了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大項,細化為30個要素,採用等級和綜合評語相結合的辦法,以定性為主,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個等級,每學期評價一次,畢業前進行總評。
據介紹,為了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採集的學生綜合素質數據一旦輸入電子檔案,就不能被輕易更改刪除,如需修改,要按照程序進行報批,系統會留下簽批、刪改記錄。
目前,方案已報送教育部等待審批,具體細節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另據了解,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東臨沂師範學院中文系的投檔考生中有十幾人因為“綜合素質評價低”而又不服從志願調劑被退檔,同時也有剛上投檔線的考生因為“綜合素質評價高”被錄取。
這事,靠譜嗎?
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博導 崔 剛
其實嘗試綜合素質評價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是目前高考制度的補充。
但是我比較擔心的是,綜合素質評價是否科學、客觀、公平? 連民族成分都能造假,何況是老師的評語,能有多大的公信力?
我在國外呆過,觀察過他們的大學錄取。他們也有類似中國的高考,美國有SAT,英國有A—LEVEL統一考試。這個成績是大學錄取的重要標準,此外,還要看歷年成績報告,看老師的推薦信,看是否具有一定特長等等,進行綜合評判。但是歐美社會信用體制較完善,造假情況少。
目前國內整個信用體系沒有普遍建立,怎樣保證老師和招生人員都是出於公心,排除人為操作?
有人提出增加面試多一道把關,這只能部分解除對檔案的不信任,但是招生人員的主觀性還是不能完全排除的。更何況,如果對於所有考生都增加面試,將會增加非常大的社會成本,很難實施。
處罰檔案造假的相關人員,對學校多少是有心理威懾。但是到了具體的家長、學生甚至於老師身上,有的人是有僥倖心理的。高考錄取的誘惑實在太大,難免有人架不住,想些歪點子。十幾年含辛茹苦,到了高考臨門一腳恨不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制度的完善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此外,我還有個擔心,就是這個評價體系會增加學生的負擔,現在的孩子被家長逼著上這個補習班學那個才藝課的,巴不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素質的培養要多方面,思路是沒有錯,但是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儘管綜合素質不是才藝比拼,但是大部分學生品德在老師的評價下差異不會太大,多拿些課外獎項證明來得更直接。為了獲獎,學生和家長要投入多少?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有差異,特別是農村家庭,他們不見得負擔得起孩子學校教育以外的費用。這又造就了新的不公平。
1977年恢復高考為什麼那麼振奮人心?因為所有人,不論職業,不論家庭出身,都有了一樣的競爭出口。
把綜合素質納入高考錄取參考,不是不能進行,但是要慎重,不宜一下子全面鋪開,先在一定範圍內試點摸索出經驗,再評估可行性也不遲。我認為綜合素質評價宜粗不宜細,不建議嚴格排名,作為一個定性的參考即可。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