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姜偉新
【提要】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建設的推進,我國人民群眾住房條件不斷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經從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長到近30平方米。
親歷房改——“我們房改的方向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正確的”
“安居”是中國百姓自古以來的樸素願望,如今,住房問題成為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本屆政府將原來的建設部改組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把‘住房’放在最前面,凸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住房這一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談及去年新組建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深感責任重大。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建設的推進,我國人民群眾住房條件不斷改善。“新中國成立以後很長時間,我國城鎮居民住房完全按計劃分配。所有人都要排隊等政府、單位分房,很多人都經歷了非常艱苦的住房條件改善的過程。”説起60年的住房變化,也勾起了姜偉新對往事的回憶,“我1974年畢業參加工作,當時住單身宿舍,兩人住一間。小夥子們誰要是結婚了,同屋的另一個人就得擠到別的宿舍‘打遊擊’。”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城鎮人口快速增加,單一的住房行政供給制的弊端不斷顯現:財政負擔巨大,群眾居住條件改善進展緩慢,約有47.5%的城鎮居民家庭缺房或無房。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城鎮住房制度、加快城鎮住房建設的設想,我國開始推行以住房商品化、社會化為目標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並於1984年正式啟動住房貨幣化改革的試點。
然而,房改對人們的心理也産生了影響。“人們已經習慣了過去很多年的等靠要,突然要從自己腰包裏掏錢出來買房,需要一個觀念轉變的過程。另外,該買多大的房,買了房以後會升值還是會貶值,也讓很多人拿不定主意。”和大多數老百姓一樣,姜偉新本人也經歷了這一心理轉變的過程,“但這種影響是正常的,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住房必須商品化、市場化,這是必然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的速度和程度十分驚人。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經從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長到近30平方米,不僅面積增加了,住房的功能、環境、質量都有了巨大改善。”姜偉新説,“絕大多數百姓體會到了房改的好處,證明我們房改的方向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正確的。”
努力穩定房價——“人們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的提高,本身就是市場經濟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自從1998年停止住房實物分配製度以來,我國房地産業和房地産市場迅猛發展,房價的波動也越來越牽動老百姓的神經。尤其是近幾年部分地區房價上漲過快,對姜偉新來説,調控房價職責重大。
分析房價上漲的原因,姜偉新認為,大量的剛性需求、土地供應的總體緊張和市場管理中的一些問題,造成了房價的不斷上漲。“住房商品化以後,客觀上很難避免價格波動,這是必然規律。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角度看,希望住房價格保持平穩狀態。升,不要升的太猛太快,降,也不要降的太猛太快。政府能夠做的,就是通過調控手段,讓房價相對平穩。”
“房價的大起大落,對社會、百姓都不是好事。”姜偉新説。不僅漲價的時候百姓有意見,去年房價下降的時候,一些剛買過房的人資産縮水,也通過許多激烈的方式表達出來。“當時我們努力採取措施穩定市場,同時也在做買房人的工作。一方面講我們在努力穩定房價,一方面也要讓他們認識到,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價是必然波動的。購房人對價格的漲跌,要有這種心理準備。”
姜偉新坦言,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些現象都是不可想象的,誰也沒有經歷過。到今天,卻成了非經歷不可的。“人們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的提高,本身就是市場經濟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雖然要付出代價,但這個過程來得早一點比來得晚更好。”
住房保障是首要任務——“‘住有所居’的目標有條件、有能力實現”
“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住房制度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在姜偉新看來,針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是當前工作的首要任務、重中之重。“住房要商品化、市場化,是中國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與此同時,僅僅搞商品化不夠。對困難群體,必須要由政府支持保障。”
1998年住房貨幣化改革全面推開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對困難家庭住房給予支持。一直到2007年前後,住房保障的對象、範圍、標準、方式等才逐步明確。“客觀地講,各級政府對住房保障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畢竟保障房的建設與商品房不一樣,需要政府大量投入資金和土地。必須制定若干優惠政策,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也會減少一部分地方財政的收入。現在整個制度逐漸清晰,政府也有能力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當務之急是如何具體化、抓緊落實。”姜偉新説。
2007年7月,姜偉新從國家發改委調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作,每年四五次的住房情況調研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任務”。“這幾年,到福建、黑龍江、湖南、山東、內蒙古等地,走訪了很多住房困難的低收入家庭。仍然有很多百姓住在破舊的甚至是三四十年代建造的房子裏。下雨灌水、沒有獨立的廚房衛生間,有的房子連上下水都沒有,功能環境極差。”姜偉新表情沉重地説,“這樣的情況還很多,每次調研回來,腦子裏總是想著那些情景。每看一次,心情就沉重一次,責任和決心也增加一分。”
從去年底開始推進的大規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讓更多低收入家庭看到了圓住房夢想的希望。“在廉租房3年規劃已經發佈的基礎上,我們正在制定包括經濟適用房、工礦棚戶區改造在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將會覆蓋今後3—5年的時間。按照現在設定的標準,再過三四年,要解決1500萬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佔城鎮戶數的8%左右。人均建築面積不足7平方米的,屆時能保障到1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功能、條件會比原來大大改善。我認為‘住有所居’這一目標是有條件、有能力實現的。”姜偉新充滿信心。
兩大重任在肩——“希望若干年以後,大家對我的評價是這個人為百姓做了點事情”
自從1952年成立建工部,到現在確定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這個部門的名稱已經改了10多次。“從過程看,每一次名字的變更,都順應了當時中央政府對經濟建設管理的需要。”姜偉新説,“現在我肩上的兩個主要責任,一個是住房如何實現住有所居。一個是城鄉如何和諧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舉世矚目,姜偉新認為這是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必然要走的一條路。“城市化速度快,不僅表現在一些農村變城市這種功能和環境的變化,還在於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人們現在對城市、城市化本身的認識提高很快。”但姜偉新同時認為,城市化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繼續研究,比如如何在這個進程中保護好耕地,如何促進就業,如何保護環境等。“城市化進程太慢不行,太急也不行。”
1988年4月,姜偉新在國家計委投資司工作期間,曾被派往某房地産開發公司學習,擔任常務副總經理。“儘管只有短短7個月時間,還是向市場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我這一生都有幫助,也是第一次接觸房地産。”
儘管時間短暫,但這段經歷卻成為媒體追逐的熱點,一時間“開發商當建設部長”的標題見諸許多媒體。“看到這些報道,反而勾起了我對這段短暫經歷的回憶。”姜偉新説,“媒體的用意是正面的、積極的,是想表達這個人多少還了解一點房地産市場,因此有理由對他寄予希望。”
“人的一生,巧合的事情很多。如果我早知道20年後會被派到這個部工作,就應該在房地産公司多幹幾年,多學習幾年。”姜偉新笑著説,“希望若干年以後,大家對我的評價是這個人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作期間沒有‘白吃飯’,還為百姓做了點事情。尤其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做了一點事情。沒有給老百姓留下太多的負擔。”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西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