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記者走進北京民族文化宮的“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自治區成就展”廣西展廳時,展廳裏已聚滿了觀眾。450平方米的展館內,分別設有“中央關懷”、“巨大鼓舞”、“民族團結”、“盛世典範”、“産業興旺”、“經濟騰飛”等7個區域。展覽通過300多幅圖片,以及文字介紹、影視展播和場景復原等多種形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展現百色平果縣的中國鋁業廠區、南寧糖業生産車間的圖片,到品種繁多的廣西特産,再到中國—東盟博覽會展板、北部灣經濟區沙盤模型、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建設電子示意圖,內容豐富的展品在觀眾面前呈現出廣西百業興旺、繁榮發展的喜人場面。
多年來,廣西全面實施工業興桂戰略,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工業産業。傳統優勢産業得到改造提升、新型優勢産業和高科技産業加快發展,有色、汽車、機械、化工、鋼鐵、電力等一批優勢産業規模也逐漸壯大,具有廣西特色的支柱産業基本形成,工業主導地位不斷強化。
展廳裏,一幅紅樹林的照片吸引了70歲的老人黃志平,他要求記者為他和紅樹林的照片照一張像。他説,“以前,我的工作和環境保護有關,因此我非常關注環境保護方面的情況。紅樹林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高,你看這幅照片裏有飛翔的白鷺,説明廣西在生態建設上下了大力氣。”當講解員告訴他,廣西的紅樹林面積已達8375公頃,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8%時,黃志平老人高興地説,“我要多拍些照片,留作紀念。”
相關新聞:
責編:張仁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