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外景。這座標誌性建築從破土動工到全部完工,歷時僅10個月。(資料圖片)記者周民攝
-那一刻
1959年9月10日,人民大會堂落成。
-親歷者
李國勝:76歲,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退休職工,參與人民大會堂結構設計,現任人民大會堂顧問,居住北京。
張文雪:76歲,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退休職工,參與人民大會堂勘察工作,現居北京。
侯文長:85歲,北京市建工集團一建公司離休幹部,曾為人民大會堂工程第二指揮部指揮,現居北京。
如果説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被譽為建國初期十大建築之首的人民大會堂無疑是新中國建築史上的一曲華麗樂章。
承載了重要的政治意義、宏偉的建築規模以及博採眾長的設計風格,這座共和國的標誌性建築從破土動工到全部完工,歷時僅10個月,堪稱奇蹟。
建築面積擴大一倍多
1958年9月初,國內30多位建築界頂級專家先後收到一份內容幾乎相同的加急召集文件。文件發自北京市政府。
文件要求:名單所列人員迅速趕到北京。
30多位專家星夜趕路,到京後才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用最短的時間設計一座屬於人民的大會堂。
原來,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作出決定:為迎接新中國誕辰10周年,要在北京建設一批重點工程,時稱十大建築。人民大會堂是重中之重。
根據當時的要求,大會堂建築面積必須限定在7萬平方米內。萬人大禮堂、5000人宴會廳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這麼多的內容怎麼合理安排在7萬平方米內?時任人民大會堂結構設計組設計師的李國勝説,他們當時心裏直髮虛——無論怎麼精打細算,設計出的方案都顯得“小家子氣”。
北京市規劃局大着膽子提交了一個建築面積超過原要求一倍多的設計方案。
周總理親自拍板:“就用這個!”
緊接着,北京市規劃局建築設計院(現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前身)快馬加鞭地設計圖紙。最終,人民大會堂總建築面積從原定的7萬平方米擴大到17萬餘平方米,大大方方地落在了圖紙上。
十八台鑽打擂臺
建築專家們忙於設計時,北京市地質地形勘測處(現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前身)已開始在天安門廣場上打起了前戰。
1958年9月9日,勘測處連夜調集在遠郊各地執行鑽探任務的工作人員回市裏為人民大會堂進行前期勘察。
“‘十八台鑽打擂臺’,現在還在院裏流傳着哩。”老工人張文雪至今清晰地記得勘察工地上的那段佳話。
天剛亮,工地上迅速支起18台手搖鑽。工作人員一聲令下,擂臺賽熱火朝天地開始了。工人們幾人一組,負責一台機器埋頭鑽探。工作人員奔走於各個小組之間統計數據。
天暗下來,工地上高高挑起一盞盞煤油燈,夜晚從不沉寂。有人實在睏了,找個屋檐倒下就睡。張文雪的夢常常關乎第二天一大早公佈的比賽結果。
前兩個階段的勘察工作順利地完成了。
1958年10月28日,天安門廣場上熱熱鬧鬧地響起一陣機器的轟鳴——人民大會堂破土動工。第三階段的勘察工作隨即啟動。
有一天,工人們正在挖土,突然有水汩汩地冒出來。經勘察,一個埋在地下的秘密被揭開了:人民大會堂設計場地下方竟然有三條古河道。
工作人員判定其中兩條分別是元、金兩朝城墻的護城河故道,另一條是幾萬年前的永定河古河道。這麼複雜的地形能夠支撐上部建築嗎?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最終,經專家討論,在古河道地區採用特殊的箱形基礎,以保證建築的安全性。事實證明,當年針對如此複雜的地形所做的一系列處理是成功的。
萬人禮堂無柱子
1959年5月,宴會廳和人大常委會辦公樓兩大主體都已進入到外部裝修階段。萬人大禮堂裏卻因為結構複雜、空間範圍大,仍然在進行結構施工。
由於當時的負責人積勞成疾,在國慶工程辦公室工作的侯文長緊急受命,擔任人民大會堂工程第二指揮部負責人,主抓萬人大禮堂工程。
今天我們看到的萬人大禮堂寬76米,深60米,中部高32米。這麼大的空間裏沒有一根柱子,無論從哪個方向都能沒有遮擋地看清主席臺。
可是,當年侯文長剛一上任,如何形成無遮擋視覺效果的問題就使他犯了難。
設計人員研究決定,採用大跨度的鋼桁架代替柱子進行支撐。這意味着要在東西兩側大墻上安裝12榀7米高60.9米跨度的大鋼架。
問題隨之而來,以當時的條件,這樣的“龐然大物”如何吊裝到幾十米的高空?
請來的蘇聯專家建議:用兩台起重機分別吊起鋼桁架的兩側進行吊裝。沒想到,由於兩邊同步起吊的問題無法解決,吊起來的輕型鋼架竟擰成了“麻花”。
蘇聯專家也沒了主意。三天三夜冥思苦想後,一位有經驗的老起重工想了個“土辦法”:將兩個人字形支架立在人民大會堂的兩面墻上,以墻體為支撐點,進行吊裝。
老工人哨子一吹,兩邊工人們一同協作,大鋼架緩緩起吊——成功了。
水天一色的屋頂
有了鋼架,緊接着就涉及到屋頂的設計。周總理來現場視察內部裝修模型時,對屋頂的設計風格提出的要求是:水天一色。
設計方案新鮮出爐。屋頂呈穹隆狀,內部設計三圈帶有水波形狀的暗燈槽,上面分佈500個燈孔。穹頂與墻壁均設計成淡青色,兩者之間圓角自然過渡,渾然一體。打開頂燈,人仿佛置身浩渺星空,頓生“天人合一”之感。
然而,詩情畫意的設計卻在實踐中遭到冷遇。
“想得挺好,可圓角的三維施工圖紙沒人畫得出來。”侯文長犯了難:沒有圖紙,讓工人們怎麼施工?
距離大會堂竣工的期限不足四個月,好的創意變不成現實,工程再次陷入僵局。這時,一位老工人的一句話提醒了大家:“公共汽車的頂子不是弧形的嗎?”
醍醐灌頂。一行人隨即坐了一整天公共汽車,仰着脖子研究弧形頂。然後又跑到公共汽車修理廠,解剖了一輛舊公共汽車的頂子,“依葫蘆畫瓢”繪製出了小樣。
數百人“高空雜耍”
1959年5月下旬,距離工程竣工僅剩下三個月。萬人大禮堂進入內部裝修階段。按照一般程序,紛繁複雜的內部裝修根本無法在不足100天內完成。
想要成就奇蹟,就必須“壓縮時間”。道理侯文長明白,可是地面在鋪地板,吊頂也需要從地面搭架子。類似的空間衝突怎麼解決?
一位經驗豐富的架子工想出了“高空雜耍”的辦法:把一根根杉篙一頭固定在鋼桁架上,另一頭垂在半空中,工人們像“猴爬杆兒”一樣,腳別着杉篙,頭朝下“噌噌噌”從鋼桁架上順着杉篙爬下來,吊在半空中。
幾百人倒懸高空,顫顫巍巍地搭出懸空的架子。侯文長説:“那是整個大協作裏面最精彩的一幕。”
就這樣,萬人大禮堂被分成天外有天的八層空間。4000多名工人分佈其中。侯文長站在工地上,極目四望:從地面到屋頂,滿是忙碌卻有條不紊的工人。鋪地面、安樓板、吊天棚……十一個工段平行流水、立體交叉,同時高速進行。
“場面很壯觀,讓人看了震撼得心怦怦跳。”侯文長很驕傲:本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的任務,僅用了40天。
驗收時一場虛驚
1959年8月,大部分工程都進入驗收階段。萬人大禮堂也終於完成了內部裝修,加入驗收隊伍。
侯文長心裏叨念:“驗收了,千萬別出什麼岔子。”
可是一天后半夜,萬人大禮堂裏卻突然傳出一陣爆裂聲。侯文長和所有工作人員一下子繃緊了神經。
現場立即高度警戒,任何人不準進入。十周年慶典近在咫尺,安全問題容不得半點差錯。這爆裂聲從何而來?
工作人員仔細檢查,發現地上滿是小米粒大小的碎玻璃。原來是萬人大禮堂二層的多盞花燈在試運轉過程中禁不住高溫爆裂了。
虛驚一場。侯文長連夜召集生産廠家,將整個大禮堂的破碎燈盞全部更換,逐一仔細檢測後,大禮堂燈火通明三天三夜,再沒有出現一盞損壞,這才通過了驗收。
600人午夜餃子宴
萬人大禮堂內的收尾工作是在每個座位上安裝當年堪稱“高科技”的翻譯工具——譯意風。
接收設備共3700多套,是由南方的一家無線電工廠生産的。時間緊迫,周總理要求廠家測試完以後派專人、專機直接送到大會堂現場。
約定交設備的當天,從各指揮部抽調來的600名高級木工在萬人大禮堂內,只等設備一到馬上安裝。
晚上10點多,空運的譯意風終於到了。午夜,萬人大禮堂內,工人們爭分奪秒。侯文長抬頭卻見一輛平板三輪悠然而至。碗、筷子、醋、大蒜……好幾笸籮的餃子——為了最後這場“戰鬥”,後勤部門連夜包了餃子,給工人們送來了!
侯文長趕緊招呼600名木工停下手裏的活,圍坐在萬人大禮堂的空地上。午夜餃子宴熱熱鬧鬧地開了席。席罷,僅半宿時間,3700多套譯意風全部安裝完畢。
1959年8月底,人民大會堂全部工程完工,前後歷時僅10個月。
當年9月10日,人民大會堂舉行落成儀式。
宴會中用棉襖消防
1959年9月30日晚,富麗堂皇的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宴會,國內代表、多國外賓和海外華僑應邀出席。10個月內完成的奇蹟之作,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賓客們沉浸於這座宏偉建築帶來的視覺享受中。然而他們不知道,此時他們頭上的吊頂內正藏着50多名手拿棉襖的工人。
原來,當年人民大會堂採用木龍骨吊頂。吊頂內大量的木材之間安放着很多電線,一旦着火後果不堪設想。可吊頂上又無法提水進去。如何消除消防隱患?30日中午,北京市委和公安消防部門提出這個問題後,一度考慮臨時取消宴會。工程負責人當即拍了胸脯:安全問題能夠保證,晚上的宴會可以照常舉行。
當晚,尚未離開施工組的50多名工人,每人手拿一件棉襖,提前爬進了宴會廳的吊頂裏。
晚宴開始了,吊頂裏的50多雙眼睛緊盯着四週的電線,時刻準備着一旦出現打火現象便立即用棉襖撲滅。侯文長不時抬頭朝華貴的水晶向日葵吸頂燈望過去。好在一切順利。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民大會堂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前提下進行了一輪現代化的維修改造。將原來的木龍骨吊頂更換成鋼龍骨吊頂,增設了現代化的消防設施,用棉襖消防永遠地成為歷史。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