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一日電(記者 曾利明)“中國內地的醫療消費預計未來五年將以每年百分之十一的速度攀升”。這是中國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醫藥技術經濟評價研究室副主任劉克軍今天發佈的數字。
劉克軍在此間舉行的由健康報主辦、羅氏診斷協辦的“健康經濟論壇”上透露,醫療負擔的高速增長,已給中國人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衛生部疾控局提供的統計顯示:二00五年中國內地居民疾病負擔是二點四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經濟支出的百分之十二點九,比一九九三年增加了五點四倍,而國內生産總值(GDP)只增長了三點二倍。
劉克軍指出,惡性腫瘤、腦血管及心臟病這三大慢性疾病已成為國民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二00三年全國有近七百二十萬人因這三種病住院,承受著人均五千九百七十二點九五元的住院醫療費用,而當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八千四千四百七十二點二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僅為二千六百二十二點二元人民幣。
衛生部疾控局副局長孔靈芝強調,目前有百分之八十的疾病屬於慢性病,慢性病死亡已佔總死亡率的百分之七十五,而專家預測到二0二0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將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五。
劉克軍認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經濟負擔的重要手段,“比如宮頸癌,它在癌前病變前被查出是可以治愈的,但如已發展成癌症,治愈率就大大下降。因此早診斷至少可降低某一類疾病的死亡率,減少就診率,實際上就是減輕經濟負擔。”孔靈芝則稱,“高血壓患者如果不能及早發現並控制,就意味著今後他將花十倍的錢來治病。”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目前全球醫療總支出約為二萬五千億美元,但其中僅有百分之一用於診斷檢測,然而醫療決策中約有三分之二依賴於診斷結果。兩位專家一致認為:面對中國的醫療消費的增長,廣泛使用診斷檢測來節省醫療開支是積極應對之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功煥,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教授潘長玉,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專家、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血管病教授葉平,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陸菊明,《健康報》社長王碩等三十余位專家參加了論壇研討。
相關鏈結:
責編:高松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