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安徽農村攻關小麥高産喜獲豐收

 

CCTV.com  2009年06月03日 02: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六月二日電 題:安徽農村攻關小麥高産喜獲豐收

  中新社記者 顧立軍 吳蘭

  微風吹拂,麥浪滾滾。

  六月二日,中新社記者在安徽省太和縣舊縣鎮的“農業部小麥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遇到中國的種糧大戶徐淙祥。

  “今年年初雖然小麥受到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災、霜凍等影響,但是我的高産田、核心示範區沒有受到影響”,徐淙祥自豪地説,“在千畝核心示範區,農業專家現場實測畝産為七百一十八點二公斤!是安徽首次畝産達到如此高的産量,在黃淮海地區也列在首位。”

  頭戴斗笠、腳穿布鞋、滿臉黝黑的徐淙祥再次重復了一遍這些數字。二日,是他七千畝麥子收割的開始日。

  中新社記者近日在中部糧食主産省安徽採訪發現,從阜陽太和縣到淮南鳳臺縣,到中國改革發源地的滁州市鳳陽縣等,從普通農民馬德仁到種糧大戶徐淙祥,都在為小麥高産攻關而努力。

  “必須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最大的效益”,徐淙祥説。這位種植麥子三十餘年的種糧大戶説,上世紀七十年代畝均不到一百斤,八十年代畝均約四百斤、九十年代到二00三年前,畝均約六百斤。但是現在通過科學種田,二00七年畝均達到六百零七點三公斤,二00八年六百三十一點九公斤,今年有望畝均超過六百五十公斤。

  據了解,二00三年前,阜陽市太和縣張槐村和中國其他很多農村一樣,村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舉家搬進城市,農田拋荒嚴重,加之種植管理粗放,全村小麥畝産不到六百斤,嚴重困擾了農業增效、村民增收。

  鋻於此,為改變産量低、品種雜、質量差的局面,徐淙祥把靠近付秦溝兩岸的三千多畝低窪田承包起來,並簽訂合同規定,在不增加小麥投入成本情況下按照《小麥畝産超千斤栽培技術規程》進行科學種植,畝産達不到九百斤的,少收部分由徐淙祥個人賠償。 在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科學化管理下,帶動周邊農民致富。“二00八年,綜合每畝增收兩百三十多元人民幣,三千畝一季增收六十九萬元。今年七千畝的增收會更多的。”徐淙祥自信滿滿地説。

  與阜陽市的太和縣一樣,在淮河之濱淮南市鳳臺縣,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圍繞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做大做強糧食産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今年,鳳臺全縣建設小麥高産攻關示範片二十五萬畝,高産攻關競賽村十五個、面積五點六萬畝,此外還組織開展小麥高産攻關競賽活動,整村推廣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等,提高農業生産的組織化和標準化水平。並安排一百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高産攻關活動補助和表彰獎勵。

  據鳳臺縣一百五十五個村的測産統計,預計全縣小麥總産二十六點六萬噸,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三點一。小麥高産攻關面積二十五萬畝,預測單産比上年增加約百分之四點八,連續六年實現豐産。

  據悉,安徽常年糧食播種面積佔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七成左右,約達九千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麥。二00五年,安徽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出臺《關於開展小麥高産攻關活動的實施意見》,按照“依靠科技,主攻單産,全面提高小麥生産水平”的思路,安徽開始實施小麥高産攻關活動。

  今年安徽全省小麥種植面積三千五百四十萬畝,預計總産兩百三十七億斤,較上年播種面積增加二十三點七萬畝、增産三點五億斤。總體上,安徽今年小麥生産呈現面積擴大、單産持平略增、總産增加、優質率提高的態勢。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